2016年安徽省冬季聯賽化學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共10小題,每小題4分,滿分40分)
-
1.中華文明源遠流長,下列成就不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
A.燒制陶瓷 B.紡紗織布 C.糧食釀酒 D.冶煉金屬 組卷:2引用:2難度:0.9 -
2.空氣是人類寶貴的自然資源.下列有關空氣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許多物質能在空氣中燃燒,說明氧氣具有可燃性 B.空氣中分離出的氮氣可作食品保護氣 C.空氣中氧氣的質量分數約為 15D.空氣質量報告中所列的空氣質量級別數值越大,說明空氣質量越好 組卷:5引用:2難度:0.9 -
3.“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下列有關水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水的電解實驗說明水是由氫氣和氧氣組成 B.活性炭吸附水中的色素和異味是化學變化 C.生活中采取蒸餾的方法將硬水軟化 D.地球上的水儲量是豐富的,但可利用的淡水資源是有限的 組卷:32引用:4難度:0.9 -
4.2016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三位科學家,原因是他們發明了“全世界最小的機器”--分子機器,這些機器比一根頭發絲的1000分之一還要細.下列有關分子的說法正確的是( )
A.一切物質都是由分子構成的 B.水在固態時分子是靜止不動的 C.水受熱沸騰是因為水分子間間隔變大 D.分子是保持物質性質的最小粒子 組卷:5引用:2難度:0.7 -
5.實驗時學習和研究化學的基本方法,下列實驗操作中不正確的是( )
A.
加熱液體B.
聞藥品氣味C.
檢查裝置氣密性D.
過濾液體組卷:10引用:2難度:0.7
二、解答題(共5小題,滿分50分)
-
15.科學家設想利用太陽能加熱器“捕捉CO2”、“釋放CO2”,實現碳循環.
(1)步驟1的化學方程式為
(2)為確定步驟2中的碳酸鈣是否完全分解,設計的實驗方案如表所示:
(3)上述設想的優點有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取少量固體于試管中,滴加過量 分解不完全
a.原料易得且可循環利用 b.充分利用太陽能 c.可全地域全天候使用
(4)CO2是寶貴的碳氧資源.CO2和H2在一定條件下可合成甲酸(HCOOH),寫出此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組卷:28引用:2難度:0.3
三、解答題(共1小題,滿分10分)
-
16.化學探究小組為測定某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取25g石灰石樣品放在燒杯中,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一定量某質量分數的稀鹽酸,使之與樣品充分反應(雜質不參加反應).隨著反應進行,加入稀鹽酸的質量與反應得到氣體的質量變化關系如圖所示.請完成下列計算內容:
(1)反應生成CO2的質量是
(2)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是多少?(寫出計算過程)組卷:77引用:8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