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年湖北省襄陽四中、五中自主招生化學試卷(2)

          發布:2024/12/28 12:0:2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要求.每小題4分,共48分)

          • 1.通過化學變化不可能實現的是(  )

            組卷:338引用:6難度:0.5
          • 2.化學上用符號“
            A
            Z
            X”表示原子的組成,其中X代表元素符號,Z表示原子核內的質子數,A表示原子核內質子數與中子數之和。已知
            b
            a
            Xn+
            d
            c
            Ym-的核外電子數目相同,則下列關系正確的是(  )

            組卷:1227引用:22難度:0.7
          • 3.若用實驗證明FeCl3溶液顯黃色不是由Cl-離子造成的,下列實驗無意義的是(  )

            組卷:243引用:47難度:0.9
          • 4.下列對a、b、c、d四套裝置中,在注入酸起反應后對氣球的變化情況作出正確分析的是(  )

            組卷:251引用:12難度:0.7
          • 5.將CO2通入滴有酚酞的BaCl2、NaOH混合溶液中,出現白色沉淀。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組卷:203引用:12難度:0.9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6小題,共52分)

          • 16.在焊接兩根鐵軌時,為確保施工質量,工程技術人員常用到一種叫做“引火鐵”的反應活性材料。實驗室的制備過程如下:
            (1)在高溫條件下用普通鐵粉和水蒸氣反應,得到粉末狀的四氧化三鐵;
            (2)將四氧化三鐵粉末在高溫條件下經過與上述過程相反的反應生成“引火鐵”粉末。請分別用以下兩套裝置,制取四氧化三鐵和“引火鐵”。實驗中必須使用普通鐵粉和稀硫酸,其他試劑和用品自選。(注:裝置中必要的鐵架臺、鐵夾、鐵圈、石棉網、加熱設備等在圖中均已略去)

            填寫下列空白:
            (1)實驗過程中第(1)、(2)兩個相反步驟的反應方程式是:
             
            ;②
             

            (2)在實驗裝置中,燒瓶B的作用是
             

            (3)實驗時試管A中加入的固體是
             
            ,試管D處可收集到的氣體是
             

            (4)實驗時分液漏斗E中應加入的試劑是
             
            ,在F中加入的固體是
             
            ,在U型管G中常加入固體氫氧化鈉,其作用是
             

            (5)實驗過程中,兩套裝置里所有需要加熱的儀器是
             
            (填字母)。

            組卷:240引用:6難度:0.5
          • 17.某同學用一定質量分數的Na2CO3溶液做“Na2CO3+CaCl2═2NaCl+CaCO3↓”的實驗。其五次實驗結果如下表所示:
            根據實驗結果回答下列問題:
            實驗次數 氯化鈣質量/g 碳酸鈉溶液的質量/g 碳酸鈣的質量/g
            1 5.55 200 5
            2 11.1 200 10
            3 22.2 200 20
            4 33.3 250 25
            5 55.5 400 X
            (1)哪幾次反應碳酸鈉有剩余(填序號)
             

            (2)表中X的值是
             

            (3)試計算碳酸鈉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組卷:580引用:23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