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八年級下冊《第10課 小石潭記》2022年同步練習卷(4)
發布:2024/11/2 13:0:2
一、積累與運用
-
1.下列加點字的讀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h2>
A.篁竹(huáng) 清冽(liè) 佁然不動(yǐ) 俶爾遠逝(shū) B.為坻(chí) 為嵁(kān) 心樂之(lè) 往來翕忽(xī) C.幽邃(suì) 珮環(pèi) 犬牙差互(cī) 隸而從者(dì) D.悄愴(chàng) 寂寥(liáo) 參差披拂(cēn) 蒙絡搖綴(zhuì) 組卷:90引用:1難度:0.9 -
2.下面句子中加點詞語解釋有錯的一項( ?。?/h2>
A.不可知其源(源頭) B.佁然不動(呆呆地) C.參差披拂(長短不齊的樣子) D.凄神寒骨(凄涼) 組卷:963難度:0.9 -
3.下列加點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h2>
A.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隸而從者 B.水尤清冽 以其境過清 C.日光下澈 下見小潭 D.凄神寒骨 林寒澗肅 組卷:118難度:0.7 -
4.下列句中“可”的意義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 ?。?/h2>
A.潭中魚可百許頭 B.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C.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D.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 組卷:627引用:4難度:0.8
二、課內精讀
-
11.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小石潭記
柳宗元 ①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②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⑤同游者:吳武陵,龔古,余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解釋加點字詞。
①水尤清冽
②魚可百許頭
③俶爾遠逝
④凄神寒骨
(2)將下列句子譯成現代漢語。
①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②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3)下列對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恰當的一項是
A.使用生動貼切的比喻是本文的一大語言特色。例如“如鳴珮環”,用珮環自然相碰發出的聲音來比喻泉水注入水潭里的聲音,給人以美的享受。
B.文章對潭中游魚的描寫動靜結合,如“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是從靜態上描寫,而“俶爾遠逝,往來翕忽”呈現的則是游魚的動態美。
C.作者以發現小石潭——潭中景物——潭中氣氛——小潭源流——交代同游之人為順序來安排材料,移步換景,景隨情遷,前后照應,結構緊湊。
D.同是描繪山水美景、借景抒情之作,《小石潭記》抒發了作者貶謫后的失意和落寞之情,而《與朱元思書》則流露出作者愛慕自然、避世退隱之意。
(4)閱讀鏈接材料,說說《小石潭記》和《游青溪記》分別是怎樣突出水的特點的,請結合具體內容分析。
【鏈接材料】
青溪之跳珠濺雪,亦無以異于諸泉,獨其水色最奇。蓋世間之色,其為正也間也①,吾知之,獨于碧不甚了然。今見此水,乃悟世間真有碧色。如秋天,如曉嵐②;比之舍煙新柳則較濃,比之脫籜③初篁則較淡:溫于玉,滑于紈④;至寒至腴,可拊⑤可餐。
(節選自袁中道《游青溪記》)[注]①其為正也間也:多為正色(青、黃、赤、白、黑)或間色(綠、紅、紫)。②嵐:林中霧氣。③籜(tuò):竹筍皮,筍殼。④紈:白色的絲絹。⑤拊(fǔ):撫摩。組卷:218引用:3難度:0.5
三、課外閱讀
-
12.文言文閱讀。
活水源記(節選)
【明】劉基 ①有泉焉,其始出石罅,涓涓然冬溫而夏寒。浸為小渠,冬夏不枯,乃溢而西南流,乃伏行沙土中,旁出為四小池,東至山麓,潴①為大池,又東注于若耶之溪,又東北入于湖。其初為渠時,【A】深不逾尺,而澄澈可鑒,俯視,則崖上松竹花木皆在水底。故秘書卿白野公②恒來游,終日坐水旁,名之曰活水源。
②其中有石蟹,大如錢。有小鯖魚,色正黑,居石穴中,有水鼠常來食之。其草多水松、菖蒲。有鳥大如鴝鵒③,黑色而赤嘴,恒鳴其上,共音如竹雞而滑④?!綛】有二脊令⑤,恒從竹中下,立石上浴,飲畢,鳴而去。予早春來,時方甚寒,諸水族皆隱不出,至是悉出。又有蟲四五枚,皆大如小指,狀如半蓮子,終日旋轉行水面,日照其背,色若紫水晶,不知何蟲也。
③予既愛茲水之清,又愛其出之不窮,而能使群動咸來依,有君子之德焉。上人⑥又曰,屬歲旱時,水所出,能溉田數十畝。則其澤又能及物,宜乎白野公深愛之也。
【注釋】①潴:水匯聚。②秘書卿白野公:秘書卿,元代官名;白野公:元末詩人、書法家、政治家,世居白野山,故稱白野公。③鴝鵒(qú yù):八哥。④滑:鳥聲流利。⑤脊令:鳥名。⑥上人:指奎上人,劉基的朋友。
【課內遷移,梳理字詞】
(1)給選句中的“屬”字選擇正確的義項(填字母)。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屬:A.連接 B.同“囑”,囑托 C.種類 D.適逢 A.故秘書卿白野公恒來游 故人不獨親其親(《大道之行也》) B.其始出石罅 其真無馬邪(《馬說》) C.至是悉出 悉如外人(《桃花源記》) D.色若紫水晶 其翼若垂天之云(《北冥有魚》)
(3)作者采用“定點換景”的寫法。隨著視角的變換,作者眼中的景物在變,景物的特點也在變。先環視小渠的源頭和因小渠而形成的小池、大池及被他潤澤的若耶之溪和東北之湖,凸顯活水源“活”在:
【對比閱讀,分析寫法】
(4)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選自《小石潭記》)
同樣是寫水,下列
【A】深不逾尺,而澄澈可鑒,俯視,則崖上松竹花木皆在水底。
【B】有二脊令,恒從竹中下,立石上浴,飲畢,鳴而去。
【知人論世,借物寫心】
(5)作者借“活水源”,寄托了怎樣的情感和志趣?請結合選文和鏈接材料探究。鏈接材料:
劉基,字伯溫。元末明初政治家、文學家,明朝開國元勛。他的詩文不乏抨擊統治者腐朽、同情民間疾苦之作。
至元二年,他被元政府授為高安縣丞。他深入鄉間,體察民情,一身正氣贏得百姓贊譽。
大明建立后,他嚴厲整肅綱紀,教化民眾。組卷:299引用:3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