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年安徽省中考生物沖刺試卷(四)

          發布:2024/11/6 13:0:2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 1.某同學在觀察洋蔥鮮片葉表皮細胞時,顯微鏡視野中光線較暗,且物像模糊,他想要觀察到明亮、清晰的視野,則不需要調節的結構是( ?。?/h2>

            組卷:21引用:1難度:0.5
          • 2.花生種子營養豐富,是人們喜愛的食物之一,花生的生長發育有一個特點:開花、傳粉和受精后,子房最終在地下發育成果實(如圖)。下列關于花生結構層次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h2>

            組卷:40引用:1難度:0.5
          • 3.如圖是某種植物的外形示意圖,圖中箭頭表示該植物在太陽光下進行光合作用時吸收和放出的物質,那么物質A、B、C分別代表的是(  )

            組卷:282引用:6難度:0.4
          • 4.血液在人體內按一定方向循環流動,是因為人體內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結構——膜。下列有關瓣膜的表述,錯誤的是( ?。?/h2>

            組卷:26難度:0.6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空1分,共20分)

          • 13.新型冠狀病毒主要感染的是人體的呼吸系統。圖1為人體呼吸系統組成示意圖,圖2為肺泡里和組織里的氣體交換示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1中,人體進行呼吸運動時,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場所是
             
            (填字母)。
            (2)新型冠狀病毒的感染會導致圖2中⑤
             
            內黏液增多,從而影響其與血液之間的氣體交換,使得進入血液的①
             
            減少。因此,新冠肺炎患者體內組織細胞的
             
            作用減弱,表現出體弱乏力等癥狀。
            (3)佩戴口罩是預防新冠肺炎的有效措施之一,其目的是切斷該病毒的
             
            。

            組卷:12引用:1難度:0.5
          • 14.閱讀以下資料,回答相關問題。
            黑鸛是一種腹部白色、背部黑色、體形優美的遷徙鳥類。黑鸛曾經分布較廣,且較常見。但由于森林砍伐、沼澤濕地被開星、環境污染和惡化等,黑鸛的數量在全球范圍內逐步減少。黑鸛屬于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在我國的珍稀程度不亞于大熊貓,被稱為“鳥中大熊貓”。黑鶴已被《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列為瀕危物種。
            2020年12月以來,各地陸續報道在陜西大基黃河濕地、西鄉牧馬河等地有黑鸛“回娘家過冬”的新閉。武漢報道“鳥中大熊貓”黑鸛首次現身潛江。北京臺報道,燕山??谂R濕地公園,不僅水溫高,而且河中的小魚很豐富,吸引了黑鸛、白鷺這樣的珍稀鳥類飛來過冬。央視報道,黑鸛在云南德宏州境內主要分布在大盈江流域,在芒市比較軍見。近年來,芒市高位推進水城治理,轄區內各條河道正逐步實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計劃,為黑鸛來芒市過冬提供了良好的棲息環境。隨著芒市生態環境不斷改善,菲氏葉痕、平見灰雁(大雁)等一些珍稀物種也頻頻出現。
            (1)保護瀕危物種最有效的措施是
             

            (2)適宜黑鸛、白鷺、灰雁等珍稀鳥類的棲息地屬于
             
            生態系統。該生態系統廣闊且數量眾多,具有多種生態功能,蘊含著豐富的自然資源,被人們稱為“地球之腎”、物種儲存庫、氣候調節器,對保護生物
             
            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3)黑鸛是一種遷徙鳥類,其適應遠距離飛翔的形態結構有
             
            (答出其中兩點即可)。

            組卷:16引用:2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