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廣東省揭陽市榕城區九年級(上)期末語文試卷

          發布:2024/11/21 2:0:2

          一、積累運用。

          • 1.默寫古詩文。
            (1)東皋薄暮望,
             
            。(王績《野望》)
            (2)但愿人長久,
             
            。(蘇軾《水調歌頭》)
            (3)
             
             
            。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4)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
             
            。重巖疊嶂,隱天蔽日,
             
            ,不見曦月。(酈道元《三峽》)
            (5)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6)五千年文化,三千年詩韻,經典永流傳。詩中有“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的無私奉獻,有“
             
             
            ”(陶淵明《飲酒(其五)》)的閑適淡然,有“
             
             
            ”(李白《行路難(其一)》)的樂觀自信。

            組卷:3引用:1難度:0.8
          • 2.根據拼音寫出相應的詞語。
            (1)據說他當初行為不正,zāo tà
             
            錢。在窮人家,這是最大的罪惡。
            (2)也許因為我們不過是小小的草民,即便懷有效仿的渴望,也總是可望而不可即,便以位卑kuān yòu
             
            了自己。
            (3)他們有確信,不自欺;他們在qián pū hòu jì
             
            的戰斗,不過一面總在被摧殘,被抹殺,消滅于黑暗中,不能為大家所知道罷了。
            (4)說著,往后一跤跌倒,牙關咬緊,bù xǐng rén shì
             

            組卷:3引用:1難度:0.5
          • 3.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

            組卷:5引用:1難度:0.5

          二、閱讀。

          • 9.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寒村暖煙
            張燕峰
                  ①“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每到冬天,我總是反復咀嚼劉長卿的這句詩。天寒日暮,蒼山白屋,這兩個特定的時間和特殊的意象,加之“遠、貧”這兩個形容詞簡潔傳神的動人修飾,那種蒼茫、曠遠、遼闊的意境呼之欲出,如一幅大寫意一樣,在我腦海中逶迤連綿,鋪展開來。
                  ②我的童年是在鄉村度過的。那時的冬天可真冷啊,天寒地凍,滴水成冰,風雪載途。到處都是枯草,落光葉子的樹也收緊臂膀在風中瑟縮。寒風凜冽如刀,剛從這棵樹的樹梢疾速掠過,又頑強地擠進一戶人家的門縫。寒冷像一張大網,把整個村莊從頭到腳罩得嚴嚴實實;又像一把大鎖,鎖住了枝丫間歡跳麻雀的喉嚨。繁盛豐腴了三個季節的村莊,像洗去鉛華的美人,呈現出素樸簡約的風格。
                  ③給村莊帶來生機的是孩子。無論天氣多么寒冷,他們都要吸溜著鼻涕往外跑。跳繩呀、丟沙包呀、踢毽子呀,他們自有一套抵御嚴寒的游戲。直至黃昏來臨,炊煙裊裊,孩子們才意猶未盡地回家。炊煙傳來母親溫柔的呼喚,那一聲聲略帶嗔怪的呼喚,像一條看不見的繩,牽著那四處撒歡的羔羊向家的方向邁開雙腳。
                  ④“_____,_____”。炊煙是鄉村最溫情最詩意的物象。那時候,人們燒火煮飯用的是麥秸和柴草,白色的炊煙從家家戶戶低矮粗實的煙囪里冒出來,就像一個個沖破囚禁的精靈,在遼闊無垠的天空里任性游蕩,無拘無束,給村莊增添了無限的暖意。那炊煙像村莊酣暢呼吸的氣息,在村莊上空繚繞、氤氳,將村莊暖暖地包裹。天空是炊煙的母親吧,不然,何以放任它如此逍遙,自由自在?風吹云動。炊煙也被風無情地拉扯,拉成條狀,扯成絮狀,而后隱透無形,難覓蹤跡。然而,這又有什么要緊的呢?因為家家戶戶都在生火煮飯,炊煙也此起彼伏,像一群頑皮的羊在廣袤的天空里閑庭信步,身姿是那樣輕盈、飄逸,引人無窮無盡地遐想。
                  ⑤孩子們喜歡看炊煙的了。炊煙不僅好看,還很好聞,里面夾雜著草木的清香。他們常常仰著頭看天空那變幻莫測的云,看千變萬化的炊煙,還不忘翕動鼻子嗅那草木清香。他們癡癡地望,出神地想,直到脖子僵直,又酸又困。
                  ⑥藍天,白云,村莊、炊煙,遠山、近樹,組成一幅意境悠遠的畫面。這幅水墨畫該是出自世界一流的丹青妙手的筆下吧,不然何以如此宏闊而細膩,寧靜又溫柔?這幅畫不僅小村莊的人喜歡,百看不厭,就是那些遠離村莊的人也喜歡,深深地刻在他們的腦海里,像烙印一樣,無論時光的流水多么湍急冰涼,也無法剝蝕,無法使它濾漫。
                  ⑦村莊雖小,但天遙地闊;日子雖窮,但不乏溫情和愛;天氣雖寒,但有暖暖的給人以無限希冀的炊煙。是呀,只要炊煙升起,就有親情和牽掛,就有慰藉和憧憬,人心就不會荒蕪,日子就有了奔頭。
                  ⑧而今,我像浮萍,被歲月浩蕩的長風帶到了遠離村莊、遠離家鄉的城市。在寒冷的季節里,回眸凝望,最難忘的還是那被嚴寒封鎖的小小村莊,還有村莊上空隨風飄動的縷縷炊煙。閉了眼,炊煙又緩緩升起,風中隱約有慈母溫柔的呼喚。
            (選自《春城晚報》2021年1月12日,有刪改)(1)第⑧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請從修辭的角度賞析第②段畫線的句子。
            寒風凜冽如刀,剛從這棵樹的樹梢疾速掠過,又頑強地擠進一戶人家的門縫。
            (3)下列詩句填入第④段橫線處,符合語境的一項是
             

            A.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B.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
            C.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D.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4)某報紙副刊設有“歲月沉香”“人物博覽”“故鄉映像”“古今論壇”等欄目。你會向哪個欄目推薦本文?請分別從選材和主題的角度說明理由。

            組卷:16引用:1難度:0.5

          三、作文。

          • 10.自命題作文。
                  責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樂事。——梁啟超《最苦與最樂》
                  一步一步地奮斗前去,從刻苦中將快樂的分量加增。——梁啟超《敬業與樂業》
                  雖然我們的工作條件帶給我們許多困難,但是我們仍然覺得很快樂。——居里夫人
                  你對“樂”有怎樣的認識與思考?你有哪些關于“樂”的經歷和感悟?請結合上述材料,寫一篇作文。
            要求:①字數600字左右;
            ②文體不限;
            ③不得套寫、抄襲,不得透露個人信息。

            組卷:13引用:2難度:0.7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