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北京市懷柔區高二(上)期末生物試卷
發布:2024/12/26 14:0:3
一、選擇題
-
1.當人感到極度危險時,不會發生的是( )
A.胰島素分泌增加,血糖利用減慢 B.呼吸中樞活動加強,呼吸急促 C.腎上腺素分泌增加,心跳加快 D.甲狀腺激素分泌增多,神經系統興奮性增強 組卷:57引用:6難度:0.7 -
2.人進入寒冷環境時,身體不會發生的變化是( )
A.皮膚血管收縮 B.代謝活動增強 C.汗腺分泌活動減弱 D.皮膚的血流量增加 組卷:45引用:54難度:0.7 -
3.夏季,人在高溫作業或劇烈活動后,要喝淡鹽水;在患急性腸胃炎時,要及時補充生理鹽水,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 )
A.降溫 B.提供能量 C.維持水和無機鹽代謝的平衡 D.消毒 組卷:75引用:12難度:0.7 -
4.在哺乳動物調節體溫方面,皮膚作為( )
A.感受器 B.效應器 C.感受器和效應器 D.協調中樞 組卷:20引用:9難度:0.9 -
5.在膝跳反射過程中,不會發生( )
A.興奮在反射弧上進行雙向傳導 B.神經遞質通過胞吐釋放到突觸間隙 C.既有電信號傳導,也有化學信號傳遞 D.神經細胞膜的通透性改變形成動作電位 組卷:40引用:10難度:0.7 -
6.冬季在戶外滑雪時,人體會進行復雜的穩態調節。以下敘述正確的是( )
A.大腦皮層是人體進行體溫調節的中樞 B.皮膚血管舒張,機體散熱量大于產熱量 C.葡萄糖轉化為糖原,以維持血糖平衡 D.下丘腦既參與神經調節也參與激素調節 組卷:26引用:4難度:0.7 -
7.為研究鈣離子在興奮傳遞中的作用,科學家在突觸前神經元加入鈣離子阻斷劑,刺激突觸前膜后,分別檢測突觸前膜和突觸后膜的電位變化,實驗結果如圖。據此結果可得出的推論是( )
A.實驗組突觸前膜電位變化是由突觸前鈣離子流動引起的 B.對照組突觸后膜電位變化是鈉離子主動轉運進入細胞所致 C.突觸前神經元釋放神經遞質需要鈣離子 D.鈣離子阻斷劑阻斷了神經遞質與突觸后膜上受體的結合 組卷:159引用:10難度:0.5
二、非選擇題
-
20.負向光性是植物在高光強或其它不良條件下發生的一種背向光源彎曲生長的適應性反應。
(1)光不僅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能量來源,還可以作為一種
(2)為進一步研究根負向光性的原因,研究人員利用水稻種子進行了表1的實驗,請在空白處選填相應處理內容,完成實驗方案。
表1:組別 處理方式 彎曲度(℃) 根尖生長狀況 1 38.7±5.23 負向光性生長 2 黑暗;在根的一側貼空白瓊脂 0 垂直生長 3 42.4±5.39 向含有IAA的瓊脂塊方向生長 4 ③⑤ 32.1±8.32 向含有IAA的瓊脂塊方向生長
②均勻光照
③黑暗
④在根的一側貼空白瓊脂
⑤在根的一側貼有1mg?L-1IAA的瓊脂
⑥在根的一側貼有5mg?L-1IAA的瓊脂
根據實驗結果可推知,單側光引起根尖兩側IAA含量差異是導致根負向光性的原因,IAA濃度高時彎曲度加大。
(3)研究人員測定水稻根向光側和背光側在單側光刺激后IAA含量的變化。結果如表2所示。
表2 不同光強處理后根尖向光側和背光側IAA含量變化處理 向光側(ng?g-1?FW) 背光側(ng?g-1?FW) 光強(40μmol?m-2?s-1) 210.5 421.7 光強(100μmol?m-2?s-1) 184.8 498.6 黑暗 418.6 418.6
①組卷:13引用:1難度:0.7 -
21.親孕期肥胖或高血糖會增加后代患肥胖和代謝疾病的風險。科學家用小鼠進行實驗,研究孕前高脂飲食對子代代謝調節的影響。
(1)從孕前4周開始,實驗組雌鼠給予高脂飲食,對照組雌鼠給予正常飲食,食物不限量。測定妊娠第20天兩組孕鼠相關代謝指標,結果如下表。分組 體重(g) 胰島素抵抗指數 脂肪含量(mg/dL) 瘦素含量(ng/dL) 脂聯素含量(μg/dL) 對照組 38.8 3.44 252 3.7 10.7 實驗組 49.1 4.89 344 6.9 5.6
②脂聯素是脂肪細胞分泌的一種多肽激素,能增加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據此推測實驗組孕鼠出現胰島素抵抗的原因是
(2)24周齡時,給兩組子代小鼠空腹注射等量的葡萄糖或胰島素,檢測結果如圖1。
圖1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小鼠
(3)研究發現,幼鼠脂肪組織的瘦素和脂聯素含量與各自母鼠均呈正相關。測定幼鼠脂聯素基因和瘦素基因的表達量、基因啟動子所在區域的組蛋白甲基化水平,結果如圖2。
①結果顯示,實驗組通過提高脂聯素基因啟動子所在區域的組蛋白甲基化水平,從而
②瘦素基因的表達量與其啟動子所在區域的組蛋白甲基化水平呈組卷:26引用:1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