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學年江蘇省無錫市九年級(上)化學寒假作業
發布:2024/12/1 8:0:13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20小題,共20分,每題只有1個選項符合題意,答案寫在題號前)
-
1.下列變化過程沒有化學變化發生的是( )
A.活性炭脫色 B.燃放煙花 C.動物呼吸 D.燃煤發電 組卷:3引用:1難度:0.9 -
2.下列物質屬于純凈物的是( )
A.石油 B.過氧化氫 C.澄清石灰水 D.石灰石 組卷:4引用:7難度:0.9 -
3.科學家計劃用質子數為20的鈣原子,轟擊核電荷數為98的锎元素靶,使兩元素的原子核合并在一起,合成核電荷數為118的新元素。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
A.新元素的原子核外電子數為116 B.新元素的原子序數為118 C.新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18 D.變化過程中元素種類沒有發生改變 組卷:3071引用:66難度:0.9 -
4.學習了“我們周圍的空氣”一單元后,某班要舉行“空氣中的氧氣會減少耗盡嗎?”辯論會,某小組為了支持“空氣中的氧氣會減少耗盡”這一觀點,收集了以下證據.你認為不應該成為本方論據的是( )
A.汽車越來越多,消耗的氧氣越來越多 B.有證據表明,在遠古時代的原始空氣中氧氣含量高達30% C.地球人口的增多,其呼吸和使用的燃料越來越多 D.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是目前各國政府的重要環境政策 組卷:50引用:3難度:0.9 -
5.下列錯誤的實驗操作中,可能引起安全事故的是( )
A.
取用液體B.
點燃酒精燈C.
取用固體D.
過濾組卷:45引用:56難度:0.9 -
6.下列儀器中,不能用于加熱的是( )
A.試管 B.燒杯 C.燃燒匙 D.量筒 組卷:27引用:18難度:0.9 -
7.化學方程式不能提供的信息是( )
A.通過什么條件反應 B.哪些物質參加反應 C.化學反應速率的快慢 D.各物質之間的質量比 組卷:177引用:7難度:0.9 -
8.太湖水域中氮和磷含量過高,造成藍藻泛濫.這里的“氮”、“磷”是指( )
A.分子 B.原子 C.離子 D.元素 組卷:3引用:1難度:0.9 -
9.為了延緩袋裝食品變質,包裝時不宜采用( )
A.真空包裝 B.充入氧氣 C.放入一小包鐵粉 D.放入一小包生石灰 組卷:38引用:26難度:0.9 -
10.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化學反應是人類獲取能量的重要方式 B.過濾是分離混合物的一種方法 C.鐵在干燥的空氣中容易生銹 D.催化劑在化學反應前后質量不發生改變 組卷:8引用:1難度:0.9
四、(本題含4小題,共21分)
-
31.某白色晶體,其化學性質比較活潑,在通常狀況下能跟許多物質發生化學反應,已知:它與稀鹽酸反應時,只生成CaCl2、H2O和O2(假設水不參加該反應).為進一步探究它的化學性質,老師做了如下實驗:
a.取少量的白色細顆粒狀晶體投入到盛有適量水的試管中,可觀察到產生了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
b.取適量上述試管中的上層清液,通入二氧化碳氣體,可觀察到溶液變渾濁.
根據實驗現象,回答下列問題:
(1)白色晶體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2)根據步驟b中的現象可以得出該白色晶體與水反應生成的一種生成物是
(3)同學們對實驗a中產生的氣體的組成看法不一,提出了以下幾種假設:
①小華認為該氣體是CO ②小勇認為該氣體是H2 ③小江認為該氣體應該是O2
其中小華同學的猜想明顯是錯誤的,原因是
(4)設計一個實驗,證明小江的猜想成立(寫出簡要實驗步驟,現象).實驗步驟 現 象 結 論 小江的猜想成立 組卷:5引用:1難度:0.1
五、(本題含1小題,共7分)
-
32.某化學興趣小組為測定本地石灰石的純度,進行了以下實驗:取12.5g石灰石樣品放入燒杯中,稱得燒杯及所盛石灰石樣品的總質量為158.0g,再把100g稀鹽酸平均分成五份,依次加入樣品中,每次均待充分反應后稱量燒杯及所盛物質總質量(石灰石中的雜質不溶于水,也不與水和鹽酸發生化學反應).實驗數據記錄如下:
所加鹽酸的次數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燒杯及所盛物質總質量/g 176.2 194.4 213.6 233.6 253.6
(1)第一次加入稀鹽酸充分反應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是
(2)實驗中產生二氧化碳的總質量是
(3)通過計算求出該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結果精確到0.1%).組卷:46引用:1難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