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3年山東省濟南市萊蕪區、鋼城區中考地理試卷

          發布:2024/6/27 8:0:9

          一、選擇題:本題共9小題,每小題4分,共5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

          • 1.泰安市某學校地理社團校園勞動札記:冬小麥在秋分之后就播種了。不久之后,綠油油的麥苗鋪滿了麥田,冬天的幾場大雪,深深地滋潤著小麥。第二年春分之前,隨著氣溫回升,小麥開始返青。在老師的指春分導下,經過幾次澆水,小麥長勢喜人。3月21日前后小麥抽穗小麥返青五一前后,小麥開始抽穗。六月初,我0夏至冬至們收獲了沉甸甸的麥穗。如圖是該社團6月22日前后12月22日前后.同學在地球公轉示意圖中做的小麥生長小麥收獲小麥播種階段與相應位置的標注。據此完成4~5秋分9月23日前后題。

            圖中標注位置明顯有誤需要修改的是( ?。?/h2>

            組卷:36引用:0難度:0.60
          • 2.濟南某學校地理社團校園勞動札記:冬小麥在秋分之后就播種了。不久之后,綠油油的麥苗鋪滿了麥田。冬天的幾場大雪,深深地滋潤著小麥,第二年春分之前,隨著氣溫回升,小麥開始返青。在老師的指導下,經過幾次澆水,小麥長勢喜人。五一前后,小麥開始抽穗。六月初,我們收獲了沉甸甸的麥穗。如圖是該社團同學在地球公轉示意圖中做的小麥生長階段與相應位置的標注。據此完成下題。

            小麥播種、返青、抽穗、收獲具有季節性特點。季節的變化反映了( ?。?/h2>

            組卷:27難度:0.70
          • 3.大別山脈連綿千余公里,是長江和淮河的分水嶺。隨著人們外出旅游熱情的高漲,革命老區大別山再次迎來客流高峰,如圖為大別山主峰景區等高線示意圖。據此完成3~5題。
            從奇石館到白馬尖之間的相對高度大約是( ?。?/h2>

            組卷:20引用:0難度:0.50
          • 4.大別山脈連綿千余公里,是長江和淮河的分水嶺。隨著人們外出旅游熱情的高漲,革命老區大別山再次迎來客流高峰,如圖為大別山主峰景區等高線示意圖。據此完成4~6題。
            游客的所見所聞,可信的是(  )

            組卷:24引用:0難度:0.40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50分。

          • 28.青藏高原的隆起,形成了獨特的自然環境,對當地產生了深遠影響。如圖是青藏地區示意。結合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1)判斷對錯。對的打“√”,錯的打“×”。
            ①青藏高原位于我國地勢的第一級階梯
             

            ②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稱。
             
            。
            ③青藏地區具有獨特的高寒氣候,冬寒夏涼,年溫差大。
             
            。
            ④青藏高原冰川廣布,是長江、淮河、雅魯藏布江的發源地。
             

            西藏是中國地熱資源最豐富的省區之一。據統計,西藏共有近七百處溫泉,拉薩附近有名字的大小溫泉就有20多個。
            (2)說出西藏地熱資源豐富的原因。
            (3)藏羚羊被稱為“雪域精靈”,充分適應了青藏高原的自然環境。完成以下內容。
            藏羚羊 應對的環境
            絨毛厚實保暖
             
            血液中紅細胞含量高,運氧能力強
             
            羊毛可在白天溫度高時助其隔熱,夜間溫度低時擋風寒
             

            資料卡
            拉薩河是雅魯藏布江最大的支流。拉薩河谷氣溫日較差可達20℃,小麥生長期長達300~350天。小麥單穗達40~50粒以上,單穗重13~25克以上,千粒重40~55克,而華北地區單穗重3.46克,千粒重30~40克。
            (4)從氣候角度分析拉薩河谷小麥高產的原因。

            組卷:115引用:3難度:0.3
          • 29.從水稻起源到“海水稻”技術,中國育種和耕作技術的每一次進步都促進了農業發展。如圖為稻作農業起源與傳播示意。結合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澧(li)陽平原位于長江中游,是世界稻作農業的一大源頭。6500年前這里的水稻田就配有明確的田壟、集水溝和儲水坑等灌溉設施,是已知最早的成熟稻作農業體系。
            (1)澧陽平原位于我國
             
            省,水稻從這里起源后,向北擴展到黃河流域和西北、東北地區,向西南傳到
             
            盆地和云貴高原,向東南傳到福建省和臺灣省。目前水稻主要分布在我國四大地理區域中的
             
            地區。
            (2)澧陽平原優良的自然環境促進了原始稻作農業的起源與早期發展。選擇合適的選項完成思維導圖。

            A.河網密布
            B.降水季節變化大
            C.地形平坦
            D.熱量充足
            在黑龍江省三江平原某農墾區,水稻4月3日至15日播種,5月8日至20日插秧,9月15日至10月15日收獲,生長期內易受低溫凍害影響
            (3)說出該農墾區低溫凍害易發生的季節及原因。
            “海水稻”耐鹽堿,在我國不同地區研發的方向不同:東北—凍土鹽堿地;西北—干旱半干旱鹽堿地;華北—濱海鹽堿地。我國后備耕地資源中,約有5億畝鹽堿地。過去主要是通過復雜的工程治理鹽堿地改良土壤,現在通過“海水稻”的種植,不僅增加糧食產量,還能改良土壤。
            (4)請你從“海水稻”的研發和推廣中談談對我國農業發展的啟示。

            組卷:45引用:5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