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年河南省駐馬店二中中考化學質檢試卷

          發布:2024/12/21 21:0:2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4個小題,每小題1分,共14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 1.下列過程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

            組卷:397引用:32難度:0.8
          • 2.河南地處中原,物產豐富。下列食材或食品中富含蛋白質的是(  )

            組卷:224引用:14難度:0.8
          • 3.下列物質在氧氣里燃燒,生成物為白色固體的是(  )

            組卷:749引用:59難度:0.9
          • 4.下列各組物質中,都由分子構成的一組是(  )

            組卷:482引用:47難度:0.6
          • 5.下列有關水的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4引用:1難度:0.6
          • 6.分類、歸納等是化學學習的常用方法。下列分類、歸納中正確的是(  )

            組卷:27引用:1難度:0.7
          • 7.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組卷:2引用:1難度:0.7
          • 8.華為全球首款5G折疊屏手機的通信芯片常用氮化鎵作材料。如圖是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以及鎵原子的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組卷:7引用:1難度:0.6

          三、簡答題(本題包括4個小題,共10分)

          • 24.某粗鹽水中可能含有少量的CaCl2、MgCl2、Na2SO4中的一種或幾種,為了檢測該粗鹽水中含有的雜質并將所含雜質除去,某化學小組設計了以下實驗。

            (1)請分析該粗鹽水中含有的雜質。(提示:微溶物不形成沉淀)
            (2)加入適量X的作用是什么?
            (3)請寫出一個上述實驗中一定發生的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組卷:14引用:2難度:0.5

          四、綜合應用題(共10分)

          • 25.探究某些氣體的性質時,需先除去其中的氣體雜質再實驗。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對此內容進行相關探究。
            第一組:利用圖1中的裝置探究CO還原Fe2O3并檢驗氣體產物(已知一氧化碳發生裝置中的反應為H2C2O4
            H2O+CO2↑+CO↑)。
            (1)裝置B的玻璃管內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從環保角度考慮,該裝置還不夠完善,應當如何改進
             

            (3)若沒有裝置A,則該實驗不能達到檢驗氣體產物的目的,請說明原因
             

            第二組:利用圖2中的裝置探究CO2與過氧化鈉(Na2O2)的反應。已知Na2O2是一種淡黃色固體,除能與CO2反應產生碳酸鈉和氧氣外,也能與H2O反應產生氫氧化鈉和氧氣。
            (4)裝置②的作用是
             

            (5)氧氣可采用裝置⑤收集并用帶火星的木條檢驗,這是利用了氧氣的哪些性質
             

            (6)實驗結束后,甲同學取裝置③中固體溶于水,無氣泡產生。向所得溶液中滴入無色酚酞試液,試液變紅,他認為裝置③中的固體為碳酸鈉。乙同學認為該結論不準確,他在甲的基礎上進一步實驗,最終證明固體中還有氫氧化鈉,請推測他的操作方法和現象。
            (7)由上述實驗可知,若要驗證收集的氧氣是不是由CO2與Na2O2反應所得,還需在
             
            (填“①②”或“②③”)之間添加一個氣體干燥裝置。
            (8)將20g碳酸鈣加入盛有100g稀鹽酸的燒杯中,反應后燒杯中有固體剩余物,且固體剩余物和溶液的總質量為115.6g(氣體的溶解忽略不計)。試計算反應前稀鹽酸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組卷:10引用:1難度:0.4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