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2022學年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高二(上)期末生物試卷

          發布:2024/12/12 16:0:2

          一、單項選擇題

          • 1.組織液是機體內占比例最大的細胞外液。過敏、炎癥常引起局部組織水腫。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組卷:122引用:7難度:0.8
          • 2.研究表明,哺乳動物的腎上腺可分泌一種激素,促進腎臟對Na+重吸收。若手術摘除小鼠的腎上腺并給予與術前相同的飼喂條件,則與術前相比,小鼠體內出現的變化是(  )

            組卷:5引用:4難度:0.7
          • 3.生草烏中含有烏頭堿,烏頭堿可與神經元上的鈉離子通道結合,使其持續開放,嚴重可導致死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8引用:1難度:0.7
          • 4.人若被瘋動物嚴重咬傷頭、頸等部位,不僅需多次接種狂犬病疫苗,還需注射抗狂犬病血清。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79引用:12難度:0.7
          • 5.某研究小組進行了外施赤霉素和脫落酸對貯藏期馬鈴薯塊莖發芽影響的實驗,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10引用:2難度:0.7
          • 6.某淡水生態系統中,某種魚的成年個體生活在水體底層,取食多種底棲動物,而該種魚的幼體生活在水體上層,濾食浮游動物和浮游藻類。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34引用:6難度:0.7
          • 7.樹附生苔蘚植物是指生活在活的樹木或灌木樹皮上的苔蘚植物,其葉片只有一層細胞構成,對環境因子反應靈敏。下列關于樹附生苔蘚植物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18引用:2難度:0.7
          • 8.某生態系統中存在食物鏈“馬尾松→松毛蟲→杜鵑”。如圖表示松毛蟲攝入能量的流動方向,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16引用:5難度:0.7

          三、非選擇題

          • 23.保加利亞乳桿菌和嗜熱鏈球菌是酸奶生產中的兩種常用乳酸菌種,二者共生使牛乳快速發酵制成酸奶。研究者以一株保加利亞乳桿菌(記作A)和一株嗜熱鏈球菌(記作B)為實驗材料,對脫脂乳進行發酵,研究兩者共生機制以期提高酸奶品質。
            (1)發酵前先將A和B菌種接種到M17培養基中培養進行活化,M17培養基的配方如下表所示,其中乳糖為菌種生長提供的營養成分是
             
            。從物理性質上劃分,該培養基屬于
             
            培養基,判斷依據是
             
            。活化培養過程應控制的氧氣條件是
             
            (填“無氧”或“有氧”)。
            表M17培養基的配方
            組分 蛋白胨 酵母提取物 牛肉膏 乳糖 抗壞血酸 MgSO4?7H2O β-甘油磷酸二鈉
            含量 10.0g 2.5g 5.0g 5.0g 0.5g 0.2g 5g
            調節pH至7.0,定容至500mL
            (2)取等量活化好的A和B菌種分別接種到250mL發酵培養基中開始發酵,發酵培養基的成分應為
             
            。每隔2h取出發酵液,測定pH值和菌種數量,結果如圖1、圖2所示。據圖可知,數量增長更快的菌種為
             
            ,發酵過程中具有持續產酸能力的菌種是
             

            (3)發酵過程中B代謝可產生大量丙酮酸、甲酸、葉酸等物質,其中甲酸是嘌呤合成的前體物質,葉酸是嘌呤和氨基酸合成的輔因子。將A和B菌種共同接種到250mL發酵培養基中,測定pH值和A、B菌種總量,結果如圖3所示。進一步檢測發現,共同培養初期A的增長速度明顯高于單獨培養,結合上述信息分析其原因是
             
            。16小時后,共同培養的菌種數量開始減少的主要原因是
             

            組卷:35引用:3難度:0.7
          • 24.由致病疫霉引起的晚疫病是造成馬鈴薯嚴重減產的毀滅性病害。馬鈴薯野生種中含有抗晚疫病基因,但由于存在生殖隔離,難以通過常規雜交育種方法將其導入栽培種中。科研人員利用抗病的二倍體馬鈴薯野生種(2n=24)和易感病的四倍體馬鈴薯栽培種(4n=48)進行體細胞雜交,培育抗晚疫病馬鈴薯。

            (1)將馬鈴薯野生種和栽培種的葉片用
             
            酶處理,獲得有活力的原生質體,加入
             
            試劑誘導原生質體融合。將融合細胞形成的愈傷組織接種到含有
             
            和營養的培養基上,發育形成完整的再生植株。
            (2)如圖是對雙親及再生植株的基因組DNA特異性片段進行體外擴增后的電泳結果。圖中泳道
             
            代表再生植株,判斷依據是
             

            (3)科研人員借助流式細胞儀測定馬鈴薯野生種、馬鈴薯栽培種和再生植株的DNA相對含量,由結果推測再生植株為
             
            倍體,理由是
             

            (4)為確定該再生植株是否符合育種要求,還需對其進行
             
            鑒定。

            組卷:42引用:4難度:0.7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