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第1章 聲現象》2020年單元測試卷(6)
發布:2024/4/20 14:35:0
一、單選題(本大題共15小題,共30分)
-
1.在學習聲現象的過程中,制作了“土電話”、“水編鐘”、笛子、小吸管樂器等。關于小制作中的聲學知識,下面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用“土電話”能聽到對方的說話聲,說明固體能傳聲 B.在幾個相同的杯子里放入不同量的水組成“水編鐘”,它的音調高低與裝水的多少無關 C.吹笛子時發出的聲音主要是笛管振動產生的 D.通過改變吸管的長度可以改變吸管樂器的音色 組卷:50引用:3難度:0.6 -
2.下列有關聲現象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摩托車安裝消聲器,是在傳播途徑中控制噪聲 B.能夠分辨出不同樂器的聲音,主要是因為它們的音調不同 C.利用B超檢查身體,說明聲音可以傳遞能量 D.手機鈴聲是通過空氣傳到人耳的 組卷:1267引用:13難度:0.5 -
3.隱形戰機通常是指難以探測或跟蹤的戰斗機,它有效避開雷達的探測,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飛行中的戰斗機拋掉副油箱可以增強自身的慣性 B.戰斗機獲得升力的原理是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 C.戰機可以隱身,所以我們用肉眼是看不見的 D.戰機可以隱身主要依靠機身上涂的特殊材質可以吸收需達發出的超聲波 組卷:28引用:2難度:0.8 -
4.當聲音消失的時候,下列現象不可能發生的是( )
A.人們用手語進行面對面的交談 B.汽車喇叭沒有了作用 C.馬路邊的居民不必再受噪聲的干擾 D.在大山中會有回聲 組卷:26引用:8難度:0.9 -
5.在2018年冬奧會上有11種不同類型的機器人為冬奧會服務,如圖所示是一款智能機器人,智能機器人能和運動員進行對話。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機器人發出的聲音不是由振動產生的 B.機器人發出的聲音可以在真空中傳播 C.機器人發出的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108m/s D.根據音色的不同能區分機器人和運動員的聲音 組卷:194引用:5難度:0.7 -
6.關于聲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只要物體在振動,我們就一定能聽到聲音 B.“聲紋門鎖”是依據聲音的音調來識別開門者 C.醫生用“B超”檢查胎兒的發育情況,利用了聲能傳遞信息 D.考試期間學校路段禁止鳴笛,這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 組卷:78引用:2難度:0.7 -
7.關于我們怎樣聽到聲音的討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聽覺系統正常的人們聽到聲音大部分是通過空氣傳導的 B.發聲體發出的聲音在空氣中是以波的形式傳播的 C.聲波引起人耳中耳郭的振動,再通過聽覺神經傳到大腦 D.人們不僅能通過空氣傳導聽聲音,也能通過固體傳導(如骨傳導)來聽聲音 組卷:12引用:1難度:0.8 -
8.關于聲現象的描述,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深夜跳廣場舞時將音響的音量調小是在傳播途徑減弱噪聲 B.發生地震時,有些動物比人提前感覺到,是因為地震時伴有超聲波產生 C.人在岸上大聲說話能驚動水中的魚,說明水能傳聲 D.聲音的傳播速度是340m/s 組卷:153引用:5難度:0.9 -
9.下面關于聲現象的解釋中,錯誤的是( )
A.“聞其聲,知其人”----發聲體不同,音色不同 B.“長嘯一聲,山鳴谷應”----次聲波傳播很遠 C.“隔墻有耳”----固體也能傳聲 D.高速公路旁安裝“隔音板”----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 組卷:239引用:4難度:0.9
五、簡答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10分)
-
27.將正在發聲的手機懸掛在廣口瓶內,如圖所示,再把瓶口封上,這時你將(選填“能”或“不能”)聽到手機的鈴聲;如果逐漸把瓶內的空氣抽去,你聽到的手機聲的大小(選填“不變”、“變大”或“變小”)。這實驗說明。
組卷:89引用:15難度:0.5
六、綜合能力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10分)
-
28.城市噪聲來源有工業噪聲、交通噪聲和生活環境噪聲。控制措施有將噪聲嚴重的工廠遷出市區;對噪聲大的機器安裝消音器并限制使用,未安裝消音設備的機車不得駛入市區;在市內規劃安靜小區,不安裝高音喇叭,車輛盡量少鳴喇叭等;積極搞好城市綠化植樹,宜用多孔建筑材料,加強隔音。例如城市高架快速干道系統--上海市內環線上,采用質量輕、強度高、隔音性能好且耐腐蝕的先進建材--聚碳酸酯板作為隔音材料,能盡可能降低高架干道上車輛行駛時產生的噪聲污染。此外,在市區有關地段如鬧市區等處設立噪聲監測及分貝數顯示裝置,以加強對噪聲的控制。同時加強每個公民控制噪聲的環保意識,不制造噪聲并增強自我健康保護。
請回答:
(1)噪聲是指發聲體做
(2)由材料知減弱噪聲的方法是:在
(3)在教室里上課,室外常有噪聲干擾,請你至少提出三種減小噪聲干擾的方法。組卷:84引用:17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