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2022學年上海市奉賢區九年級(上)期末化學試卷(一模)

          發布:2024/12/31 6:30:2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7題,共20分)請將正確選項的代號用2B鉛筆填涂在答題紙的相應位置上,更改答案時,用橡皮擦去,重新填涂。1-14每題只有1個正確選項,每題1分,共14分。

          • 1.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是(  )

            組卷:111引用:60難度:0.9
          • 2.2021年6-8月,奉賢博物館展出了一批三星堆出土的珍貴文物,有青銅器、玉石器、金器、象牙等。古人制作這些物品的過程中涉及到化學變化的是(  )

            組卷:54引用:4難度:0.5
          • 3.屬于純凈物的是(  )

            組卷:21引用:2難度:0.7
          • 4.引起酸雨的主要物質是(  )

            組卷:136引用:5難度:0.5
          • 5.廚房中常用的調味品放入足量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組卷:54引用:3難度:0.8
          • 6.自來水生產中通入氯氣的主要作用是(  )

            組卷:177引用:6難度:0.7
          • 7.下列物質中堿性最強的是(  )

            組卷:340引用:4難度:0.8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4題,共30分)請根據要求在答題紙的相應位置作答.

          • 20.下表是NaCl、CaCl2在不同溫度下的溶解度。
            溫度/℃ 20 40 60 80
            溶解度(g/100g H2O) NaCl 36.0 36.6 37.0 38.4
            CaCl2 27.6 39.8 41.4 43.2
            請回答下列問題:
            ①20℃時溶解度較大的物質是
             

            ②使接近飽和的CaCl2溶液變為飽和,可采用的一種方法是
             

            ③經測定,35克某NaCl樣品中含CaCl24.3克。現設計如圖實驗提純NaCl
            Ⅰ.甲中清液是NaCl的
             
            (選填“飽和”或“不飽和”)溶液。
            Ⅱ.乙中溶液的質量隨蒸發水的質量變化關系如圖所示,a點時溶液中NaCl的質量分數為
             
            (列式即可);X較合理的取值是
             


            A.100
            B.95
            C.90
            D.80
            理由是
             

            組卷:76引用:1難度:0.5
          • 21.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對炭粉與氧化銅反應產物中氣體的成分進行研究。
            【提出假設】該反應的氣體產物除二氧化碳外還有其他氣體。
            【查閱資料】氮氣不能跟炭粉和氧化銅發生反應,也不跟石灰水反應,可用來隔絕氧氣。
            【設計方案】將一定量氧化銅在隔絕氧氣的條件下與過量炭粉充分反應。通過測定反應前后和關物質的質量進行判斷。
            【進行實驗】

            操作步驟 實驗現象及分析
            取1.6g氧化銅與1g炭粉均勻混合,放入質量為48.2g的玻璃管中。 /
            依次連接A、B、C裝置。打開彈簧夾,往貯氣瓶A中注入水,將氮氣通入B裝置 水應從
             
            端注入(選填“a”或“b”)
            先通一段時間氮氣 目的是
             
            夾緊彈簧夾,用酒精噴燈加熱B中玻璃管內的混合物。 B中玻璃管內的現象
             
            ,該反應體現了碳的
             
            性。
            C中石灰水變渾濁,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氣球的作用是
             
            停止加熱,再通一段時間氮氣。 /
            實驗完畢后,冷卻裝置至室溫,稱得玻璃管及固體總質量為50.2g。C瓶中液體增重0.4g 結論:原假設
             
            (填“成立”或“不成立”),理由是
             

            組卷:82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