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科版(2019)必修第一冊 《1.2. 研究物質性質的方法和程序》2020年同步練習卷(4)
發布:2024/4/20 14:35:0
-
1.研究物質的物理性質時,最常用到的方法是( )
A.觀察 B.實驗 C.假說 D.模型 組卷:50引用:3難度:0.9 -
2.不可能通過觀察法了解的金屬鈉的性質是( )
A.鈉是一種銀白色金屬 B.熔點為97.81℃,密度為0.97 g?cm-3 C.鈉與H2O劇烈反應 D.鈉在室溫下氧化和在空氣中燃燒得到不同的產物 組卷:39引用:4難度:0.9 -
3.下列操作正確的是( )
A.向盛水的燒杯中投入小拇指大小的鈉塊,觀察現象 B.將鈉保存在汽油中 C.將一小塊鈉放在石棉網上加熱,觀察現象 D.用手掰開一塊金屬鈉,觀察鈉的顏色 組卷:140引用:8難度:0.9 -
4.將一小塊鈉投入滴有紫色石蕊試液的水中,下列有關現象的敘述錯誤的是( )
A.鈉浮在液面上 B.有無色無味的氣體產生 C.水溶液變為藍色 D.有爆鳴聲 組卷:56引用:4難度:0.9
-
13.某校學生課外活動小組為測定Na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設計的裝置如圖,該裝置(包括水和干燥劑)的總質量為a g,從實驗室取出b g(不足量)的鈉放入水中,塞緊瓶塞,完全反應后再稱量此裝置的總質量為c g。
試回答:
(1)實驗室取用一小塊鈉,需要用到
(2)此干燥管的作用是
若此鈉塊有極少量被氧化,則測出的相對原子質量會比實際相對原子質量
(3)有甲同學建議在圖中干燥管上再連一同樣干燥管,其目的是
(4)有乙同學為避免由于行動不夠迅速產生偏差,又建議在集氣瓶中再加入一定量煤油,其目的是組卷:22引用:2難度:0.6 -
14.“二氧化碳是否在有水存在時才能與過氧化鈉反應?”某同學設計了如下實驗來探究:
(1)如圖裝置,在干燥的試管Ⅲ中裝入 Na2O2 后,在通入 CO2 之前,應事先把彈簧夾( K1、K2) 夾好,目的是
(2)試管Ⅰ內的試劑 X 是
(3)若試管Ⅰ內試劑改為 CO2 飽和水溶液時,其它操作同上,通過
(4)CO2 與過氧化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組卷:5引用:4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