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河南省鶴壁市淇縣七年級(上)期末生物試卷
發布:2024/8/25 11:0:12
一、選擇題(共20小題,每題1分)
-
1.含羞草受到碰觸時,展開的葉片會合攏。下列生命現象中,與含羞草所體現的生物特征相同的是( )
A.鯨魚常浮出水面噴出霧狀水柱 B.雄蛙鳴叫招引雌蛙抱對 C.小剛躲開樹上掉下來的樹枝 D.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 組卷:252引用:17難度:0.6 -
2.下列關于科學探究的方法觀察和調查的相關描述不準確的是( )
A.觀察是科學探究的一種基本方法,可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于儀器工具等手段 B.調查要制定合理的調查方案,必須對調查對象逐一調查,如實記錄 C.科學觀察要全面、細致和實事求是,并做好及時記錄 D.李時珍在研究中藥時,采用的主要方法是觀察法 組卷:122引用:6難度:0.5 -
3.為了適應干旱環境,仙人掌的葉在進化過程中退化成針形,這是生物與環境相適應的一種現象。下列實例與此不相符的是( )
A.生活在寒冷環境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 B.牛的糞便使土壤更肥沃 C.雷鳥的羽毛在冬天成白色,春天換為灰色 D.枯葉蝶停在樹上像枯葉 組卷:443引用:34難度:0.9 -
4.微塑料是指直徑小于5mm的塑料顆粒,很多微塑料的大小只有微米級別。目前,在海洋、湖泊、河流等水源中都檢測到了不同濃度的微塑料。甚至在世界之巔--珠穆朗瑪峰上也發現有微塑料的存在。以下有關分析不正確的是( )
A.海洋、湖泊和河流屬于不同的生態系統類型 B.各種類型的生態系統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聯系的 C.微塑料不會進入人體并對人體造成危害 D.微塑料能夠廣泛分布說明生物圈是一個統一的整體 組卷:111引用:19難度:0.6 -
5.某同學用顯微鏡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觀察到如圖所示視野。以下分析不正確的是( )
A.人的口腔上皮細胞中染色最深的是細胞核 B.若要將①處的細胞移至視野中央,需將玻片向左下方移動 C.②的產生可能與制作臨時裝片時蓋玻片直接平放有關 D.換用更大倍數物鏡后,①處能觀察到的細胞數目會減少 組卷:92引用:2難度:0.5 -
6.骨髓移植能夠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是因為健康人骨髓中的造血干細胞能不斷產生新的血細胞。如圖所示過程稱為細胞的( )
A.分裂 B.分化 C.生長 D.癌變 組卷:1510引用:140難度:0.9 -
7.一粒種子能夠長成參天大樹,池塘中的小魚可以長成大魚,這都是與細胞的生長、分裂和分化分不開的。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種子和小魚屬于同一結構層次——器官 B.在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變化最為明顯 C.大樹和大魚的結構層次都是細胞→組織→器官→生物體 D.大樹和大魚起保護作用的組織分別是上皮組織、保護組織 組卷:195引用:18難度:0.6 -
8.下列關于草履蟲實驗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應該從培養液的表層吸取草履蟲,因為表層有更多的氧氣 B.草履蟲身體較為透明,纖毛纖細,觀察時應選用小光圈,使光線變暗 C.在制作裝片時放少量棉纖維,可以限制草履蟲運動,方便觀察 D.向蓋玻片的一端滴一滴鹽水,草履蟲能向加鹽的一側運動,說明草履蟲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 組卷:48引用:3難度:0.7
二、非選擇題(共4小題)
-
23.豆制品因含豐富的人體必需氨基酸和維生素等有益成分,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甲圖是大豆種子結構示意圖,乙圖是萌發的大豆幼苗、丙圖是玉米籽粒,請據圖回答問題:
(1)甲圖所示種子的主要部分其實是一個還沒有伸展的幼苗,它是由
(2)大豆種子萌發時,最先突破種皮的是
(3)玉米籽粒萌發時,所需的營養物質貯存在玉米籽粒的組卷:31引用:3難度:0.4 -
24.某同學進行“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嗎?”的探究實驗,設計了如圖所示的三組密閉裝置(提示:裝置中的氫氧化鈉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碳酸氫鈉溶液能釋放二氧化碳)。據圖分析回答問題:
(1)這三組實驗中,對照組是
(2)本實驗的預期是
(3)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不斷消耗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又將
(4)小明認為,枝條在進行光合作用時不進行呼吸作用,為此同學們展開了激烈的討論,下列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A.光下進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停止
B.通常情況下,白天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
C.光照越強,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越旺盛
D.通常情況下,呼吸作用只在夜間進行,光合作用在夜間停止組卷:5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