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2022學年河南省平頂山市寶豐縣七年級(上)期末生物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

          • 1.下列有關生物與環境關系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組卷:6引用:2難度:0.3
          • 2.下列關于生命現象的說法中,不正確的一項是(  )

            組卷:3引用:1難度:0.7
          • 3.為探究溫度與蟬鳴叫之間是否存在聯系,某同學將蟬放在以溫度為變量的環境中飼喂,并在同一時間段內統計蟬的鳴叫次數,該研究過程主要采用了(  )

            組卷:227引用:12難度:0.8
          • 4.如圖是用顯微鏡觀察氣孔時的兩個視野,要把視野中的物像從甲圖轉為乙圖,下列實驗操作的選擇和排序,正確的是(  )
            ①轉動細準焦螺旋
            ②轉動粗準焦螺旋
            ③轉動反光鏡,使用凹面鏡
            ④轉動遮光器,換小光圈
            ⑤向下方移動裝片
            ⑥向上方移動裝片
            ⑦轉動轉換器,換高倍物鏡
            ⑧轉動轉換器,換低倍物鏡

            組卷:256引用:4難度:0.5
          • 5.如圖是細胞系列生理活動的示意圖。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54引用:9難度:0.5
          • 6.“杜鵑”是一種鳥類,而“杜鵑花”是一種綠色開花植物。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68引用:2難度:0.6
          • 7.小麥開花時,如果遇到陰雨天氣,小麥會出現籽粒空癟現象,產量會受到影響,影響小麥產量的原因是(  )

            組卷:85引用:5難度:0.6
          • 8.花生開花后,子房被推入土中,最終在地下發育成果實(如圖)。下列關于花生的描述中,不正確的是(  )

            組卷:67引用:3難度:0.6

          二、非選擇題(每空1分,共30分)

          • 24.某同學為了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設計了如圖1所示的三種裝置,三種裝置中植物、培養液、隔板、光照等條件完全相同,請你幫該同學分析并回答下列問題。

            (1)為了驗證光合作用的產物,使實驗結果更加準確,實驗前應該對植物進行暗處理。
            (2)若把甲和乙作為一個探究實驗,則可能提出的問題是
             
            ?若把甲和丙作為一個探究實驗,則可能提出的問題是
             

            (3)把三盆植物放在陽光下幾小時后,分別將裝置甲、乙、丙中植物的葉片摘下,放入熱酒精中脫色,洗凈,然后滴碘液。再洗凈后觀察,會變藍的是從裝置甲中摘取的葉片,說明該葉片中產生了
             

            (4)實驗后發現裝置甲鐘罩和裝置乙鐘罩內壁的小水珠明顯比裝置丙鐘罩內壁的小水珠多,說明白天植物的
             
            作用強于夜晚。
            (5)圖2是該同學分析裝置甲中植物葉肉細胞進行生理活動的過程圖,其中A和B表示細胞內的結構,①②③表示有關物質,則①表示的物質是
             
            ,②③表示的物質是二氧化碳和水,A和B結構中分別進行的生理過程是植物的
             
            兩個作用過程。

            組卷:0引用:1難度:0.4
          • 25.踐行“山水林湖田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發展理念,生物實踐小組根據下面植物生理過程簡圖,走進田間地頭,對提高果蔬大棚產量作指導;并向農民講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學原理,感悟推行退耕還林還草政策后,生態環境得到很大改善,空氣濕度明顯增加,空氣質量顯著增高。據圖分析并回答問題(圖中①、②代表生理過程,A、B代表氣體)。

            (1)過程①代表生理過程,其意義之一是為生物圈中所有生物提供有機物;過程②代表生理過程,其意義是釋放有機物中的能量,為生物的生命活動提供
             

            (2)要提高產量,果蔬大棚白天要增加
             
            ,使①增強,產生更多的有機物;晚上要適當降低
             
            ,使②的速率減緩,減少有機物的消耗,從而達到增產的目的。為了更好地提高農作物的產量,還可以在溫室大棚中放養蜜蜂,提高掛果率,這說明有些動物能幫助植物完成
             

            (3)過程①和過程②共同參與維持生物圈的平衡。有過程①必有過程②,有過程②未必有過程①,生態環境得到改善的原因之一,是在總體上當過程①的強度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過程②的強度時,生態環境會得到改善。
            (4)空氣濕度增加的原因是大量的綠色植物通過蒸騰作用,將水分以氣體的形式,從葉片的氣孔散失到大氣中,參與維持著生物圈的
             
            循環。

            組卷:6引用:1難度:0.4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