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學年重慶市七校聯考高二(下)期末生物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每小題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
1.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統和最大的生命系統 B.一個變形蟲、一棵榕樹、一個西瓜都屬于生命系統中的個體層次 C.細胞學說揭示了細胞的統一性和生物體結構的統一性 D.精子不具有細胞結構,只有形成受精卵才具有細胞的結構和功能 組卷:25引用:1難度:0.8 -
2.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是單鏈RNA病毒,主要的傳播途徑是呼吸道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該病毒的組成元素中一定含有C、H、O、N、P B.2019-nCoV的RNA位于其擬核中,僅含有核糖體這一種細胞器 C.可以用富含氨基酸、葡萄糖等各種營養物質的普通培養基大量培養2019-nCoV來研究其致病機理 D.2019-nCoV侵染細胞的過程體現了膜的選擇透過性 組卷:3引用:2難度:0.9 -
3.“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這句話出自《莊子?內篇?人間世》,從中可見,我國古人很早就已經意識到生態文明的重要意義。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
A.莊子的話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都體現了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價值 B.“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體現了生態系統物質循環的功能 C.《韓非子》中的“人民眾而貨財寡,事力勞而供養薄”,體現了控制人口增長的重要性 D.“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體現了生態系統信息傳遞的功能 組卷:15引用:5難度:0.7 -
4.“膜流”是指細胞的各種膜結構之間的聯系和轉移,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細胞吸水漲破屬于“膜流”現象 B.枯草桿菌和酵母菌均能發生“膜流”現象 C.溶酶體內含有較多的水解酶,與“膜流”無關 D.“膜流”現象說明生物膜成分和結構相似 組卷:27引用:24難度:0.7 -
5.如圖為林地中兩個營養級(甲、乙)能量流動示意圖,其中a為乙的同化量,b~e表示其他能量值,乙糞便中的能量包含在( )
A.a B.b C.c D.d 組卷:2引用:1難度:0.7 -
6.下列關于生物體的元素和化合物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傘藻擬核中的DNA與細胞膜上磷脂的元素組成相同 B.Mg是葉綠體中參與光合作用的各種色素的組成元素 C.蛋白質、核酸、淀粉等生物大分子的單體在排列順序上都具有多樣性 D.細胞中mRNA不一定是通過核孔到達細胞質的核糖體上 組卷:19引用:1難度:0.8 -
7.地木耳是人們喜食的蔬菜之一,因其生于地上,形似木耳,色似木耳而得名。地木耳在分類學上屬于念珠藻,下列關于地木耳敘述正確的是( )
A.地木耳屬于藻類植物,因此能夠利用葉綠體進行光合作用生產肝糖等有機物 B.地木耳雨后能大量繁殖是因能利用營養物質在適宜溫度下快速進行有絲分裂 C.我們能夠在高倍顯微鏡下看到其擬核是一種環狀DNA分子 D.地木耳和木耳在生態系統中的地位是不同的 組卷:9引用:1難度:0.7 -
8.如圖為細胞中化合物A與化合物B生成化合物D的過程示意圖,其中C為化學鍵。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若A為葡萄糖、B為果糖,則D為蔗糖 B.若A為甘油、B為脂肪酸,則D中含有元素P C.若A為苯丙氨酸、B為色氨酸,則C可表示為CO-NH D.若A為腺苷,B為磷酸基團,則C一定是氫鍵 組卷:15引用:1難度:0.8 -
9.下列有關細胞核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細胞遺傳和代謝的控制中心是位于細胞正中央的細胞核 B.我們在實驗室拍下的細胞核的精美照片屬于物理模型 C.核孔只允許大分子物質自由通過,不允許小分子物質通過 D.染色質和染色體的本質相同,都主要由蛋白質和DNA構成 組卷:13引用:2難度:0.8
【選修3--現代生物科技專題】
-
26.侏儒癥是由于生長發育時期體內生長激素分泌過少導致的生長緩慢。為幫助特定人群實現個體增高,研究人員利用轉基因山羊乳腺生物反應器生產生長激素,已經取得一定進展。請回答下列問題:
(1)通過分析生長激素的氨基酸序列,可人工合成編碼生長激素的脫氧核苷酸序列,該序列
(2)構建基因表達載體時,要將改造后的生長激素基因與
(3)通常選用
(4)工程菌也可用來生產藥物,但是在用大腸桿菌作為受體細胞時,限定必需使用組卷:2引用:1難度:0.7
【選修3--現代生物科技專題】
-
27.新型冠狀病毒是一種RNA病毒,會導致人患嚴重的肺炎。2020年初新型冠狀病毒肆虐,全國上下齊心協力一致抗疫,經過努力,在診斷和防治新冠肺炎方面我國已取得階段性成果。請回答下列問題:
(1)新冠病毒的檢測方法主要有核酸檢測、抗體檢測、抗原檢測三大類。核酸檢測法如圖甲所示,據病毒的結構特點,常用
(2)圖乙也為新冠病毒的檢測方法:把新冠病毒標本固定在玻片上,然后將待測病人的血清滴在玻片上,特異性抗體與標本中的抗原反應后,再加入熒光素標記的第二抗體(與第一抗體特異性結合),洗滌后在熒光顯微鏡下觀察,若出現
(3)科學界對單克隆抗體防治新冠病毒感染的作用寄予厚望。由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與上海君實生物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共同開發的重組全人源抗新冠病毒單克隆抗體注射液已進入臨床試驗。抗新冠病毒單克隆抗體的制備思路為:向小鼠體內注射組卷:17引用:1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