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冊《第1章 聲現象》2021年單元測試卷(3)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
-
1.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如果只有鼓膜損壞,使用助聽器是不能聽見聲音的 B.如果只有聽小骨損壞,使用助聽器是不能聽見聲音的 C.如果只有聽覺神經損壞,使用助聽器是不能聽見聲音的 D.以上說法都是正確的 組卷:54引用:3難度:0.9 -
2.如圖所示,一位同學為了喊遠處的另一個同學,使用雙手圍著喇叭狀放在嘴邊,這樣做是為了( )
A.增大頻率,從而提高聲音的音調 B.增大振幅,從而增大聲音的響度 C.能夠使較遠的人分辨出是誰的聲音 D.能夠減小聲音的分散,增大響度 組卷:53引用:4難度:0.9 -
3.控制噪聲可以從三個方面入手,下面一些關于控制噪聲的措施所能起到的作用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摩托車安裝消聲器是為了在人耳處減弱噪聲 B.在城市中禁鳴汽車喇叭是為了阻斷噪聲的傳播 C.體育館、劇院的內墻要用凹凸不平或用蜂窩狀的材料來裝飾,是為了防止噪聲產生 D.在飛機旁工作的人員要佩帶有耳罩的頭盔是為了在人耳處減弱噪聲 組卷:146引用:2難度:0.8 -
4.昆蟲飛行時翅膀都要振動,蝴蝶每秒振動5-6次,蜜蜂每秒振動300-400次,當它們都從你身邊飛過時,憑你的聽覺( )
A.能聽到蝴蝶從你身邊飛過 B.能聽到蜜蜂從你身邊飛過 C.都能聽到它們從你身邊飛過 D.都不能聽到它們從你身邊飛過 組卷:31引用:4難度:0.9 -
5.下面不是由于雙耳效應達到的效果的是( )
A.雷電來臨時,電光一閃即逝,但雷聲卻隆隆不斷 B.將雙眼蒙上,也能大致確定發聲體的方位 C.大象判斷聲源的位置比人判斷更準確 D.舞臺上的立體聲,使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組卷:280引用:7難度:0.9 -
6.在學校組織的文藝匯演中,小希用二胡演奏了《二泉映月》,如圖所示。演奏過程中,她不斷變換手指在琴弦上的位置,其目的是為了改變( )
A.聲音的響度 B.聲音的音色 C.聲音的音調 D.琴弦的振幅 組卷:4048引用:50難度:0.9
三、簡答題。
-
19.夜間學生已入睡,校外的歌舞廳還在營業,歌聲吵醒了一些同學,甲同學起身關上窗戶,乙同學索性用被子蒙住睡,丙同學到歌舞廳去要求將音量放小。請分析他們減弱噪聲的途徑分別是什么?
組卷:13引用:2難度:0.6
四、閱讀回答問題。
-
20.閱讀下面的短文,并回答提出的問題:
小明在研究一定質量的氣體的壓強是時,想到了這樣一個問題:如果將這些氣體的體積保持不變,它的壓強會不會隨著溫度的變化而變化呢?針對這一問題,他經過思考,提出了兩種猜想:
①氣體在體積不變時,溫度越高,壓強越大;
②氣體的體積不變時,溫度越高,壓強越小。
究竟哪一種猜想是正確的呢?小明進行了如下的實驗:
如圖所示,在燒瓶中封入一定質量的某種氣體,燒瓶的一端連接在壓強計上。將燒瓶放入水中,通過溫度計可以測得水的溫度,也就是瓶中氣體的溫度。給水槽中的水加熱,通過不斷調整壓強計以保持瓶中的氣體體積不變,并通過溫度計和壓強計每隔一段時間記錄瓶中氣體的溫度值及相應的壓強值。經過一段時間,實驗數據記錄如下:氣體的溫度/℃ 20 30 40 50 … 氣體的壓強/Pa 1.0×105 1.03×105 1.07×105 1.1×105 …
(1)小明得出的結論是什么?
答:一定質量的氣體,在保持不變時,。
(2)在夏天,小明將自行車車胎中的氣打得足足的,準備出去游玩。路上遇到一位好朋友,于是他就將自行車停車放在烈日下,與好朋友聊天。正聊在興頭上,猛聽的“砰”的一聲巨響,車胎爆裂!這是怎么回事?請你用剛才探究出的結論解釋一下。
答:。
(3)小明探究出的這個結論在日常生活中有何應用?請列舉一例。答:。
(4)小明是按照怎樣的思維程序進行探究活動的?答:。組卷:84引用:4難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