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北京六十六中高考物理預測試卷
發布:2024/5/2 8:0:9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6小題,每小題4分,共2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
1.如圖甲所示MN是一條電場線上的兩點,從M點由靜止釋放一個帶正電的帶電粒子,帶電粒子僅在電場力作用下沿電場線M點運動到N點,其運動速度隨時間t的變化規律如圖乙所示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M點場強比N的場強小 B.M點的電勢比N點的電勢高 C.從M點運動到N點電勢能增大 D.從M點運動到N點粒子所受電場力逐漸地大 組卷:276引用:4難度:0.5 -
2.地質勘探發現某地區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懷疑地下有空腔區域.進一步探測發現在地面P點的正下方有一球形空腔區域儲藏有天然氣,如圖所示.假設該地區巖石均勻分布且密度為ρ,天然氣的密度遠小于ρ,可忽略不計.如果沒有該空腔,地球表面正常的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由于空腔的存在,現測得P點處的重力加速度大小為kg(k<1).已知引力常量為G,球形空腔的球心深度為d,則此球形空腔的體積是( )
A. kgdGρB. kgd2GρC. (1-k)gdGρD. (1-k)gd2Gρ組卷:259引用:3難度:0.7 -
3.在物理學建立與發展的過程中,有許多科學家做出了理論與實驗貢獻。關于這些貢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并通過扭秤實驗測量了引力常量 B.安培提出了分子電流假說,研究了安培力的大小與方向 C.法拉第發現了磁生電的現象,提出了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 D.愛因斯坦在物理學中最早引入能量子,破除了“能量連續變化”的傳統觀念 組卷:75引用:5難度:0.9 -
4.人類對物質屬性的認識是從宏觀到微觀不斷深入的過程,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
A.晶體的物理性質都是各向異性的 B.露珠呈球狀是由于液體表面張力的作用 C.布朗運動是固體分子的運動,它說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 D.當分子力表現為斥力時,分子力和分子勢能總是隨分子間距離的減小而減小 組卷:246引用:7難度:0.9 -
5.如圖所示,一細線的一端固定于傾角為45°的光滑楔形滑塊A上的頂端O處,細線另一端拴一質量為m=0.2kg的小球靜止在A上。若滑塊從靜止向左勻加速運動時加速度為a。(取g=10m/s2)則( )
A.當a=5m/s2時,線中拉力為 N322B.當a=10m/s2時,小球受的支持力為 N2C.當a=12m/s2時,經過1秒鐘小球運動的水平位移是6m D.在穩定后,地面對A的支持力一定小于兩個物體的重力之和 組卷:638引用:3難度:0.9
四、計算題:本題共3小題,共26分。把答案寫在答題卡中指定的答題處,要求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驟。
-
14.圖中MN和PQ為豎直方向的兩個無限長的平行直金屬導軌,間距為L,電阻不計。導軌所在平面與磁感應強度為B的勻強磁場垂直。質量為m、電阻為r的金屬桿ab始終垂直于導軌,并與其保持光滑接觸,導軌一端接有阻值為R的電阻.由靜止釋放導體棒ab,重力加速度為g。
(1)在下滑加速過程中,當速度為v時棒的加速度是多大;
(2)導體棒能夠達到的最大速度為多大;
(3)設ab下降的高度為h,求此過程中通過電阻R的電量是多少?組卷:89引用:1難度:0.6 -
15.如圖所示,一小車上表面由粗糙的水平部分AB和光滑的半圓弧軌道BCD組成,小車緊靠臺階靜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且左端與光滑圓弧形軌道MN末端等高,圓弧形軌退MN末端水平。一質量為m1=5kg的小物塊P從距圓弧軌道MN末端高為h=1.8m處由靜止開始滑下,與靜止在小車左端的質量為m2=1kg的小物塊Q(可視為質點)發生彈性碰撞(碰后立即將小物塊P取走,使之不影響后續物體的運動)。已知AB長為L=10m,小車的質量為M=3kg。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1)求碰撞后瞬間物塊Q的速度大小;
(2)若物塊Q在半圓弧軌道BCD上經過一次往返運動(運動過程中物塊始終不脫離軌道),最終停在小車水平部分AB的中點,求半圓弧軌道BCD的半徑至少多大?組卷:150引用:3難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