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0-2021學年山西省太原市高一(下)期末信息技術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2小題,每小題8分,共20。將答案選項填在下表相應的位置)

          • 1.學校組織“我心向黨、禮贊百年”校園活動,二班王明被推選為班級活動組織者,活動結束后通過電子郵箱將活動中的文字、照片、視頻等發給學生處王老師,王老師匯總且完成評比并最終形成可視化的報告。據此完成22~29題。
            王明需要輸入發送到手機的短信驗證碼完成郵箱登錄。短信驗證碼是隨機生成的8-20位的數字,超出系統規定時間,需要重新發送驗證碼重新登錄這主要體現了信息基本特征的(  )

            組卷:7引用:0難度:0.60
          • 2.學校組織“我心向黨、禮贊百年”校園活動,二班王明被推選為班級活動組織者,活動結束后通過電子郵箱將活動中的文字、照片、視頻等發給學生處王老師,王老師匯總且完成評比并最終形成可視化的報告。據此完成22~29題。
            通過郵箱發送包含照片、視頻等資料的電子郵件給王老師。按照數字化工具的功能劃分,電子郵箱屬于(  )

            組卷:5引用:0難度:0.60
          • 3.學校組織“我心向黨、禮贊百年”校園活動,二班王明被推選為班級活動組織者,活動結束后通過電子郵箱將活動中的文字、照片、視頻等發給學生處王老師,王老師匯總且完成評比并最終形成可視化的報告。據此完成22~29題。
            王明使用郵箱的附件功能發送圖片,該附件可以添加50M以內的文件。已知圖片均為1024*1024像素、32位的BMP圖像,則附件可以發送該規格的圖片文件最多為(  )

            組卷:5引用:0難度:0.50
          • 4.學校組織“我心向黨、禮贊百年”校園活動,二班王明被推選為班級活動組織者,活動結束后通過電子郵箱將活動中的文字、照片、視頻等發給學生處王老師,王老師匯總且完成評比并最終形成可視化的報告。據此完成22~29題。
            下列圖標所示的手機APP中不能用于傳送文字圖片視頻等信息的是(  )

            組卷:5引用:0難度:0.60

          三、填空題(每空1分,共10分)

          • 31.閱讀材料,并挑選合適的詞語填入空白處。
            五一小長假王云一家遠足游玩,通過智能寵物投喂器,遠程定時、定量投喂,解決外出旅游寵物無人喂食的問題。同時結合手機AP,通過小米攝像頭,還可以實時監測寵物“彎彎”的生活狀態,語音與“彎彎”互動,游玩中隨時隨地了解寵物的情況。在歸途中,通過手機aPP開啟空調換氣,并了解空調運行情況;打開熱水器,并調節溫度燒水模式等;開啟掃地機器人,進行房屋清掃。晚上到家用食指指紋打開門鎖,見到了久違的“彎彎”。
            選填:物聯網硬件軟件節能云計算智能家居智能教育智能交通智能安防
            模式識別感知推理感測(傳感)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傳感器的滲透、大數據的涌現使得人工智能迅速發展模擬延伸和擴展人的運算、感知和認知智能,如學習、
             
            、思考、規劃等,并在眾多應用領域發揮著巨大作用。材料中的投喂器、空調、掃地機器人、指紋鎖等具有“視覺”“觸覺”“聽覺”“與周圍環境進行互動”等能力,其
             
            智能越來越接近于人類,提升了人們的生活品質。該材料示例是人工智能技術在
             
            領域的應用,它以住宅為平臺基于
             
            技術,是由智能家電、智能硬件、安防控制設備、家具等
             
            、軟件系統、
             
            平臺構成的家居生態圈,實現人遠程控制設備設備間互聯互通設備自我學習等功能,使家居生活安全、
             
            、便捷等。材料中的智能寵物投喂器,它能夠通過手機、ipad等移動終端使用APP實現對喂食器的控制監測,其中APP屬于
             
            ;材料中的指紋鎖利用
             
            技術進行指紋識別并開鎖,掃地機器人利用
             
            技術進行家居及空間方位偵測,成功避障并有規劃清掃。

            組卷:2引用:4難度:0.5

          四、綜合題(本題共1小題,共60分)

          • 32.項目學習:解密盛唐時期詩人關系
            【項目情境】
            唐代詩人史傳有名有姓者不下千余人,他們組成了大大小小不同的朋友圈有的因為詩風接近,如李白代表的浪漫主義、杜甫代表的現實主義王維代表的田園山水、岑參代表的邊塞詩風;有的因為年齡大體相近,如盛唐時期的李白、杜甫、賀知章等;有的因為政見相近,如韓愈作為古文運動的領袖級人物,當時很多文人墨客以進入他的朋友圈為榮。在盛唐時期有這樣一個朋友圈,他們的友誼跨越數十年,詩人之間通過互動詩歌,表達抒發情感,是他們朋友圈的一種表現方式,用計算機來分析這個時代的唐詩,就會發現詩人之間有著你意想不到的千絲萬縷的關系。學校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利用大數據分析技術,通過對詩詞分析,繪制盛唐時期幾位詩人(杜甫、李白、王維、孟浩然之間的社交關系網絡圖,試圖推測哪位詩人是同時代詩人的核心,哪位詩人的影響最大,從而更好地學習理解唐詩。)
            【項目準備】為完成項目,需要確定主題、目標、制訂規劃等各項工作。在此不一一展示。明確的主題—盛唐時期的詩人及詩詞分析和詩人社交關系網絡圖
            【項目實施】項目研究主要以詩人詩作為依據。具體實施過程如下:
            (一)明確需要采集的數據,選擇合適的采集途徑工具和方法。全唐詩一共四萬多首,分析采集相關數據的條件:①盛唐時期;②詩人、人之間經常稱呼對方的別名;③考慮到同名同姓的問題,因此還需要詩人的生卒年的信息。
            根據要求,完成答題。
            (1)全唐詩數量較多,一共四萬多首,來源分散,存儲在互聯網不同的服務器與各客戶終端。從大數據存儲與計算的角度來看,由此可知大數據具有
             
            的特征。(單選)
            A.精確讓位于模糊B.價值密度低
            C.分布式存儲D.變化速度快
            (2)網絡上如此海量的關于唐詩的數據,有文字、圖片、頻、音頻等。這些數據種類和格式也不一致,表明各種
             
            數據共存于網絡中。(多選)
            A.結構化B.半結構化
            C.非結構化D.網狀結構
            (3)面對繁雜的數據,學習小組決定研究解密盛唐時期詩人關系,并利用計算機程序從網絡中采集詩人、別名等相關的文本數據,并以一定的數據結構存儲,形成盛唐詩庫。存儲數據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
             
            ,一種是數據云存儲。你建議學習小組采用
             
            數據存儲方式,理由是
             

            (二)利用Python程序采集、整理、分析數據。第一步,從互聯網中篩選出符合條件的詩人及詩作等文本,整理并形成盛唐詩庫;第二步,確定人物關系分析策略,即從唐詩庫中搜索、統計詩人或別名的引用次數,確定二人之間的疏密關系,規則是詩的標題和正文中只要提到過對方,那么兩者之間的引用關系加1,若一首詩中提到多次對方,只算一次引用;第三步,編寫程序并調試驗證。
            用爬蟲程序段(如下圖所示)采集數據。根據要求,完成答題。

            使用爬蟲程序獲取文本數據并形成唐詩庫文件所使用的數據采集方法為
             
            (選填:系統日志采集法、網絡數據采集法、其他數據采集方法)閱讀程序可知,每首詩存放于列表poem[]中(以唐詩“春曉”為例,如下表),采集后的數據保存在poet.txt文件中,該文件是一個
             
            (選填:數據庫文件、文檔文件、圖像文件、網頁文件)。該數據采集方法可以將非結構化數據從網頁中抽取出來,將其存儲為統一的數據文件,并以
             
            化的方式存儲(選填:結構化、半結構化)
            Poem[1] Poem[1] Poem[2] Poem[3]
            “春曉” “唐” “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花落知多少”
            以詩人甲、乙為例,解密二人關系。根據要求,完成答題。
            (1)數據處理過程中要運用一定的分析方法對大量、無序的數據進行整理分析,挖掘數據內在的結構和規律,從而提取有價值的、有意義的數據。數據分析一般包括特征探索、關聯分析、聚類與分類等。讓計算機搜索遍歷唐詩庫中有關甲、乙兩位詩人的詩文,統計兩位詩人或別名相互的引用次數,找尋二人之間的關聯。這是運用了
             
            (選填:特征探索、關聯分析、聚類與分類)方法進行數據分析,也是
             
            (選填:枚舉、二分查找、排序)算法思想去求解這一問題的體現。
            (2)編制計算機程序解決問題的過程中,
             
            是編程的核心,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步驟。選用Python程序設計語言編寫程序,Python屬于
             
            (選填:分析問題、設計算法、編寫程序、調試運行、機器語言匯編語言、高級語言)。圖34a示意,使用
             
            (選填:自然語言、流程圖、偽代碼)進行算法描述,且運用循環控制結構嵌套了
             
            控制結構,如果要跳出本次循環體的執行,應使用
             
            語句實現跳轉。
            (3)閱讀程序(圖34b示意)程序中以“#”開頭的語句,其作用是
             
            ,程序調試完成,通過“另存為”保存文件,文件后綴名為
             


            (三)分析數據,進行可視化表達,并推測盛唐時期詩人關系。
            解密盛唐時期詩人關系。根據要求,完成答題。
            (1)數據的可視化以易于理解的方式展示和詮釋數據之間的關系趨勢與規律等使人們更好地理解數據。從常用和實用的維度,數據可視化的呈現類型主要分為探索型和解釋型,其中
             
            型可以幫助人們發現數據背后的價值,
             
            型則把數據簡單明了地解釋給人們(選填:探索、解釋)數據分析類型不同可視化呈現方式也不同,如關于趨勢的分析,可用
             
            類型的圖表呈現,關于比例的分析,可用
             
            類型的圖表呈現,關于關系的分析,可用
             
            類型的圖表呈現。
            (2)學習小組選擇用網絡關系圖呈現盛唐時期詩人社會網絡關系(如圖所示)。圖中箭頭表示詩人之間的引用關系,如李白引用了賀知章那么就有李白指向賀知章箭頭;箭頭的粗細程度則表示了詩人之間引用關系的強弱,如李白引用孟浩然的數量達4次,箭頭就要粗一些。
            (3)觀察圖示,從繪制的盛唐的詩人社交關系網絡圖,嘗試推測哪位詩人是盛唐詩人的核心,哪位詩人的影響最大,請簡要闡述。(要求100字左右)

            (4)通過對該項目案例的研究學習,請談談大數據對學習生活的影響。

            組卷:5引用:1難度:0.3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