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版八年級上冊《第3章 物態變化》2021年單元測試卷(四川省綿陽市南山雙語學校)(5)
發布:2025/1/4 23:0:2
一、選擇題(本題共8個小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每小題3分,共24分。)
-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健康成年人的體溫約為37℃ B.水的沸點是100℃ C.洗澡時淋浴的適宜水溫是60℃ D.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是0℃ 組卷:51引用:2難度:0.8 -
2.如圖是某物質發生物態變化過程中的溫度一時間圖象,下列從圖象中獲得的信息正確的是( )
A.這種物質是晶體,其熔點是40℃ B.在0至5min物質處于固液共存狀態 C.在BC段物質不放熱,溫度保持不變 D.在CD段物質處于液態 組卷:2876引用:35難度:0.6 -
3.下列物態變化中,屬于汽化的是( )
A.
濕手烘干B. 深秋凝霜
C.
清晨結露D.
冰雪消融組卷:1247引用:25難度:0.8 -
4.“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期間,戴眼鏡的同學佩戴口罩,眼鏡片有時會出現起“霧”現象,干擾視線造成了不便,所以同學們一定要保護好視力。關于鏡片上的“霧”,下列正確的是( )
A.“霧”是氣體 B.“霧”是汽化形成的 C.“霧”的產生過程放出熱量 D.一段時間后,“霧”消失不見了,是升華現象 組卷:999引用:14難度:0.8 -
5.在炎熱的夏天,涼山州部分縣市氣溫高達35℃,小馬同學在家使用電風扇吹風,感到涼爽,是因為( )
A.電風扇吹出的風,能夠降低氣溫 B.電風扇吹出的風為冷風 C.電風扇吹出的風,能吸收人體的能量 D.電風扇吹出的風,能加快人體汗液的蒸發 組卷:1390引用:39難度:0.7 -
6.中華詩詞蘊含著豐富的物理知識,以下詩詞中有關物態變化的分析正確的是( )
A.“已是懸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現象,需要吸熱 B.“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現象,需要放熱 C.“斜月沉沉藏海霧”,霧的形成是汽化現象,需要放熱 D.“月落烏啼霜滿天”,霜的形成是凝華現象,需要吸熱 組卷:568引用:21難度:0.8
三、實驗探究題(本題共5個小題,第15小題8分,第16小題10分,第17小題8分,第18小題12分,第19小題6分,共44分。)
-
19.如圖是小曾設計的模擬大自然中雨的形成的實驗裝置圖。
(1)按照圖安裝、調整實驗器材時,科學合理的順序是:先調整固定 (A/B)
的位置。
(2)往瓶口的上方傾斜地放置一個金屬盤,一段時間后,觀察到金屬盤的底面出現
大量的小水滴,小水滴是由燒瓶噴出的水蒸氣液化形成的。在此過程中金屬盤
的溫度 (升高/不變/降低)。所以生活中用蒸籠蒸饅頭,總是
(上層/下層)蒸格中的饅頭先熟。
(3)短時間內要在金屬盤的底面上產生更多的水滴,可以采取的措施有:。組卷:124引用:2難度:0.6 -
20.如圖所示,是探究質量為m1的水沸騰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現用質量為m2(m2>m1)的水重復該實驗(其他條件不變)。請在該圖中畫出質量為m2的水沸騰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
組卷:552引用:8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