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dāng)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高教版拓展模塊(第四版)《寡人之于國也》2022年同步練習(xí)卷(1)

          發(fā)布:2024/5/8 8:0:8

          一、基礎(chǔ)知識應(yīng)用

          • 1.下列加點字注音全對的一組是(  )

            組卷:10引用:2難度:0.5
          • 2.選出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  )

            組卷:13引用:5難度:0.5

          二、閱讀與表達能力訓(xùn)練

          • 5.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①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國也,盡心焉耳矣。河內(nèi)兇,則移其民于河?xùn)|,移其粟于河內(nèi);河?xùn)|兇亦然。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②孟子對曰:“王好戰(zhàn),請以戰(zhàn)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yè)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
                  ③曰:“不可!直(zhǐ)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④曰:“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
            (1)沒有詞類活用或者通假現(xiàn)象的一句是
             

            A.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B.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
            C.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王好戰(zhàn),請以戰(zhàn)喻。
            (2)和“王好戰(zhàn),請以戰(zhàn)喻”中“請”字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公將戰(zhàn),曹劌請見。
            B.臣請為王言樂。
            C.寡人竊聞趙王好音,請奏瑟。
            D.請君為我傾耳聽。
            (3)下列譯句錯誤的一項是
             

            A.謹庠序之教。
            譯文:認真地興辦學(xué)校教育。
            B.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譯文:有的人跑一百步之后停下來,有的人跑五十步之后停下來。
            C.是亦走也。
            譯文:這同樣是逃跑啊。
            D.是何異于刺人而殺之。
            譯文:這何異于刺傷人之后又置人于死地感到奇怪呢。
            (4)下列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文用梁惠王采用移民移粟措施而民不加多的憂心忡忡開篇,提出問題。
            B.孟子借題發(fā)揮闡述了自己的仁政思想。
            C.孟子首先用“五十步笑百步”這個比喻說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與鄰國統(tǒng)治者不顧人民死活沒有本質(zhì)區(qū)別,“無望民之多于鄰國”;繼而孟子具體闡述要“天下之民至焉”,必須養(yǎng)生喪死,尊老重教,賑災(zāi)救民,使黎民不受饑寒。
            D.全文圍繞使“民加多”的話題,巧妙設(shè)喻,先正后反,排比鋪張,氣勢磅礴。

            組卷:16引用:3難度:0.5
          • 6.齊王使使者問趙威后。書未發(fā),威后問使者曰:“歲亦無恙耶?民亦無恙耶?”使者不說。曰:“臣奉使[1]使[2]威后,今不問王而先問歲與民,豈先賤而后尊貴者乎?”威后曰:“不然,茍無歲,何以有民?茍無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問末者耶?”
            (節(jié)選自《戰(zhàn)國策?齊策》)(1)解釋文中加點的詞。
            ①說:
             

            ②使[1]
             

            ③使[2]
             

            ④然:
             

            (2)下列句子與文中“何以有民”句式完全不相同的一項是
             

            A.子何恃而往。
            B.賣炭得錢何所營。
            C.彼不我恩也。
            D.如之何其使斯民饑而死也。
            (3)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故有舍本而問末者耶?”
            (4)文中趙威后的最后一句話連用了三個反問,強調(diào)了
             
            的思想。

            組卷:7引用:3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yīng)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yīng)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wù)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