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遼寧省錦州市太和區九年級(上)期中化學試卷
發布:2024/10/10 6:0:3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5個小題,共2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10小題每小題1分;11~15小題每題2分)
-
1.下列成語的本義蘊含化學變化的是( )
A.水滴石穿 B.刻舟求劍 C.風吹草動 D.火上澆油 組卷:9引用:2難度:0.8 -
2.下列圖示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
A.
連接儀器B.
滴加液體C.
取固體D.
傾倒液體組卷:5引用:2難度:0.7 -
3.下列物質由原子直接構成的是( )
A.氧氣 B.氯化鈉 C.水 D.汞 組卷:22引用:7難度:0.6 -
4.為了區別醬油和陳醋,小光提出:“可用聞氣味的方法區分醬油和陳醋。”就這一過程而言,屬于科學探究環節中的( )
A.猜想與假設 B.設計實驗 C.收集證據 D.解釋與結論 組卷:893引用:52難度:0.7 -
5.在原子中,能決定元素種類的是( )
A.電子層數 B.質子數 C.中子數 D.核外電子數 組卷:576引用:21難度:0.9 -
6.關于白磷自燃和糧食釀酒兩個變化的共同點,下列總結不正確的是( )
A.都生成新物質 B.都放熱 C.都發光 D.都是氧化反應 組卷:27引用:2難度:0.8 -
7.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自然資源。下列關于空氣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空氣是由空氣分子構成的 B.稀有氣體化學性質穩定,可作焊接保護氣 C.空氣中氮氣的質量分數最大 D.分離液態空氣法制取氧氣是分解反應 組卷:4引用:2難度:0.6 -
8.學好化學,有助于增強安全意識。下列做法中存在安全隱患的是( )
A.乘坐高鐵不攜帶易燃易爆品 B.發現煤氣泄漏打開抽油煙機 C.進入加油站禁止吸煙 D.高樓失火時禁止乘坐電梯逃生 組卷:200引用:6難度:0.6 -
9.下列關于分子和原子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分子一定比原子大 B.分子一定是由原子構成的 C.化學變化中分子、原子都可再分 D.原子都是由質子、中子和電子構成的 組卷:9引用:2難度:0.6
四、實驗題(本大題共26分)
-
28.化學小組對蠟燭的燃燒進行探究,如圖。
Ⅰ.蠟燭燃燒過程探究。
(1)對蠟燭火焰溫度的探究實驗:點燃蠟燭,將一根小木條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約1秒后取出,現象如圖所示,可得出的結論是
(2)對焰心所含物質的探究:點燃蠟燭,用注射器在燭芯附近抽取氣體物質。同學們對該物質主要成分提出猜想:①二氧化碳 ②水蒸氣 ③石蠟蒸氣
【繼續實驗】立即將注射器靠近火焰,推動活塞。觀察到注射器口產生火焰,物質能燃燒。
說明猜想
【補充實驗】將蠟燭熄滅,瞬間可觀察到一縷“白煙”輕輕升起,立即用燃著的火柴去點燃“白煙”,“白煙”
【實驗結論】石蠟燃燒是固態石蠟受熱熔化,在燭芯處形成氣態石蠟后才燃燒。
Ⅱ.對蠟燭熄滅原因的探究。
同學們對圖1實驗中蠟燭(足量)熄滅的原因展開研究。
【猜想與假設】①可能是二氧化碳含量大于氧氣含量;②可能是氧氣被完全消耗。
【探究與結論】甲同學收集1瓶含20%氧氣和80%二氧化碳的混合氣體,將點燃的蠟燭慢慢伸入瓶中并密封,蠟燭燃燒一段時間后才慢慢熄滅。
根據實驗現象可知:假設①
【改進方法】乙同學使用氧氣傳感器測量密閉裝置內蠟燭(足量)從燃燒到熄滅的過程中氧氣含量的變化,實驗結果如圖2所示。下列判斷或結論正確的是
A.實驗開始時,密封裝置內是純凈的氧氣
B.蠟燭熄滅的原因是瓶內氧氣已經耗盡
C.蠟燭熄滅后瓶內氣體是純凈的二氧化碳
D.氧氣的含量小于一定值時,蠟燭熄滅組卷:55引用:1難度:0.5
五、計算題(共4分)
-
29.化學與人類生產生活都有密切的關系。某同學發現某藥物有效成分酚酞的介紹說明書,請仔細閱讀回答:
(1)酚酞的相對分子質量為
(2)請列式計算:酚酞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計算結果精確到0.1%)
(3)請列式計算:多少mg酚酞中含有氧元素的質量為32mg藥物名稱:非諾夫他林果導片
有效成分:酚酞(化學式:C20H14O4)
片劑:100mg/片;每片含酚酞50mg
功能與作用:有緩瀉作用
用法用量:睡前口服50~200mg果導片組卷:10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