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寧夏吳忠市利通區扁擔溝中心學校八年級(上)月考道德與法治試卷
發布:2024/11/13 0:30:2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36分)
-
1.《感動中國》2017年度十大人物王玨,他28年扎根海島治病救人,從2002年起化名“蘭小草”許下每年捐款2萬元,連續捐款33年的“星雨心愿”。他隱名行善15年,缺席每一次公益獎項頒獎,是溫州最神秘的道德偶像。直至因病去世,他的真名才被世人知曉。王玨的行為( )
①是一種服務社會、奉獻社會的親社會行為
②是為了獲得人們的贊揚和褒獎,是虛榮的表現
③體現了一種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④啟示我們在社會生活中要學會幫助他人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組卷:15引用:10難度:0.7 -
2.在十字路口,盡管人多車雜,但由于行人車輛各行其道,紅燈停,綠燈行穿梭有序道路也就暢通無阻。這一現象告訴我們( )
A.人們要遵守道德行為規范 B.社會生活離不開規則 C.人們要學會尊重他人 D.遇事要謙恭禮讓 組卷:27引用:19難度:0.7 -
3.隨著社會的發展和變遷,社會規則也要與時俱進;不斷改進和完善。作為國家的小主人,我們應該( ?。?/h2>
A.不必理會社會規則,因為社會規則的制定和完善是成年人的是,與請少年無關 B.積極參與規則的改進和完善,為新規則的形成建言獻策 C.只要堅定維護規則即可 D.提醒、監督、幫助成年人遵守規則,未成年人只要不觸犯法律即可 組卷:6引用:4難度:0.7 -
4.即時的傳播、海量的存儲、方便的查詢……互聯網在給我們帶來便捷的同時,也給一些人造謠、傳播提供了空間和渠道。從“搶鹽風波”到“地震謠言”,到“武漢新型冠狀病毒傳言”……網絡謠言已經成為百姓深惡痛絕的“網絡毒瘤”。近期,公安機關對一些在互聯網上編造、傳播謠言的人依法進行了處理,有關部門還依法查處了一些傳播謠言的網站。相關部門摘除網絡謠言這個“毒瘤”的原因是( )
①網絡謠言嚴重破壞社會誠信。
②污染社會文化氛圍,敗壞社會風氣,擾亂社會秩序。
③嚴重損害互聯網的形象和公信力。
④容易誘發違法犯罪行為,不利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組卷:10難度:0.7 -
5.習近平主席在講話中指出,要堅持依法治網、依法辦網、依法上網,讓網絡在法治軌道上健康運行。為此,我國必須( ?。?br />①健全法治,營造良好的網絡秩序
②加強國際合作,共享網絡空間資源
③遵守網絡道德和法律,文明上網
④強化網絡監督,維護網絡秩序安全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組卷:42引用:10難度:0.7
三、應用與探究題(32分)
-
15.材料一:2020年4月15日是我國第5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今年的主題是“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統籌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強保障?!比珖鞯丶娂婇_展主題教育活動,警示人們國家安全與每個人的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維護國家安全是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
材料二: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殺是中國人不能忘記的歷史,也是世界記憶遺產的一部分。國興我榮,國衰我恥,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1)請你談談國家安全的重要性。
(2)請你談談國家的核心利益都包括什么?
(3)結合兩則材料談談你對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之間關系的認識。組卷:1引用:1難度:0.1 -
16.觀察漫畫,回答下列問題。
(1)結合漫畫談談社會規則的作用。
(2)有人說“車有車的自由,行人有行人的自由,想怎么走就怎么走”,請你從自由與規則的角度評析該觀點。組卷:2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