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19-2020學年四川省樂山市市中區七年級(下)期末地理試卷

          發布:2024/12/20 9:30:3

          一、(選擇題1~18題,共54分)本卷共18題,每題3分。在每題4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目要求。請你將正確答案代號填涂在答題卡相應位置。

          • 1.讀“絲綢之路路線”圖,完成1~2題。

            圖示“絲綢之路”路線總體方向為( ?。?/h2>

            組卷:0引用:0難度:0.90
          • 2.讀“絲綢之路路線”圖,完成1~2題。

            下列大洲中,圖示“絲綢之路”未涵蓋的大洲是(  )

            組卷:0引用:0難度:0.60

          二、(綜合題19~20題,共46分)

          • 19.閱讀下列圖文材料,完成后面各題。
            材料一:自然環境對農業生產部門以及農作物的分布有著重要影響。水稻喜高溫、多濕、光熱較好的平原,適宜的年降水量是700~1600毫米。小麥是一種耐寒、耐旱的溫帶長日照糧食作物,適宜的年降水量是250~800毫米。
            材料二:印度簡圖(圖1)與南亞氣候示意圖(圖2、圖3)

            (1)圖1中甲、乙兩地都發展糧食種植業。根據材料一和圖2、圖3,小麥宜種植在其中的
             
            地。理由是:甲地
             
            ,乙地
             

            (2)讀圖2,南亞氣候類型主要為
             
            ,其氣候特征為
             
            。受這種氣候影響,南亞農作物在生長期間,最容易遭受的氣象災害是
             
            。
            (3)棉花也是南亞重要的農作物,棉花采摘后經加工就會成為紡織工業的重要原料。圖1四個城市中,最適宜發展棉紡織工業的是
             
            ,其發展有利條件有
             
            、
             
            。
            (4)南亞地區人口眾多,保障糧食生產質量和數量非常重要。請根據學過的地理知識,給南亞農業發展提兩條建議
             
            、
             
            。

            組卷:10引用:2難度:0.3
          • 20.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大豆是喜溫、需水較多的作物,其生產需占用相對較多的土地。巴西是世界主要的大豆生產國和出口國。巴西高原土壤肥沃,是巴西大豆的主要產區。
            材料二:巴西大豆主要產區(圖1)
            巴西利亞氣溫曲線降水柱狀圖(圖2)
            巴西地形示意圖(圖3)

            (1)據圖1、圖3描述巴西的緯度位置、海陸位置特征。
             
            、
             
            .
            (2)讀圖1,巴西的首都為
             
            。巴西最大的鐵路樞紐應為
             
            。
            (3)讀圖2,指出巴西利亞出現干旱的月份,說明判斷依據。月份
             
            ,判斷依據
             
            。
            (4)分析巴西成為世界重要大豆產區的有利自然條件。
             
            、
             
             
            。
            (5)分析巴西城市分布的特點及其主要原因。特點
             
            ,原因:
             
            、
             
            。

            組卷:3難度:0.4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