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江蘇省南通市崇川區啟秀中學八年級(上)月考物理試卷
發布:2024/8/31 0:0:8
一、單選題
-
1.一元硬幣的外觀有銀白色的光澤,一些同學認為它可能是鐵制成的。在討論時,有同學提出:“我們可以拿磁鐵來吸一下”。就“一些同學認為它可能是鐵制成”這一過程而言,屬于科學探究中的( ?。?/h2>
A.猜想與假設 B.設計實驗 C.進行實驗 D.分析與論證 組卷:68引用:10難度:0.8 -
2.使用藍牙耳機播放音樂時,為了保護聽力,需要適當調小聲音的( ?。?/h2>
A.音調 B.響度 C.頻率 D.速度 組卷:990引用:32難度:0.8 -
3.馬頭琴是蒙古族人民喜愛的傳統樂器。如圖所示,琴身木制,長約一米,有兩根弦,共鳴箱表面呈梯形。關于馬頭琴演奏中涉及的聲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琴聲是由空氣振動產生的 B.輕拉琴弓是為了改變音色 C.按琴弦不同位置是為了改變音調 D.根據響度可以辨別馬頭琴的聲音 組卷:567引用:15難度:0.7 -
4.如圖所示,牛頓興趣小組的同學們制作的可變音的哨子,由竹筒(A、B兩端開口,C處開一小口)和活塞組成,將活塞從B處塞入,在A處吹氣并來回拉動活塞,就能發出悅耳的哨音,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哨音傳播是不需要介質的 B.哨音由活塞上下移動產生 C.換用不同的力度吹氣可改變哨音的音調 D.吹氣時來回拉動活塞改變了哨音的音調 組卷:208引用:6難度:0.7 -
5.下列與聲有關的解釋正確的是 ( ?。?/h2>
A.震耳欲聾:聲音音調高 B.輕聲細語:聲音的音調低 C.尖厲刺耳:聲音響度大 D.悅耳動聽:聲音的音色好 組卷:390引用:6難度:0.5 -
6.如圖所示是有關聲現象的幾個探究性實驗,下列有關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h2>
A.
利用如圖裝置驗證真空不能傳聲時,玻璃罩內完全抽成了真空B.
利用如圖的音叉和水可探究聲音產生的條件C.
如圖可以用來探究影響音調高低的因素D.
當尺子伸出桌面達到一定程度時用力撥動鋼尺卻聽不到聲音,這是由于此時產生的是次聲波組卷:107引用:6難度:0.8 -
7.超聲波因其頻率下限大于人的聽覺上限而得名,在醫學、軍事、工業、農業上有很多的應用。下列不是利用超聲波的是( ?。?/h2>
A.排除人體內的結石 B.用聲吶確定潛艇的位置 C.探測核爆炸的強度 D.檢測鍋爐有沒有裂紋 組卷:144引用:10難度:0.9 -
8.自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一線醫務人員經常長時間穿著防護服,導致護目鏡上起霧,影響觀察(如圖)。下列關于這一現象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護目鏡上的“霧”在護目鏡的外側 B.護目鏡上的“霧”可能是人呼出的二氧化碳液化形成的 C.護目鏡上“霧”的形成是熔化現象,需要吸熱 D.護目鏡上“霧”的形成是液化現象,需要放熱 組卷:22引用:6難度:0.8 -
9.如圖所示,一標準大氣壓下,在盛水的燒杯里放有一盛水的試管,加熱燒杯,使杯內水沸
騰,在繼續加熱過程中,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h2>A.雖然繼續加熱,但燒杯中的水的溫度將保持100℃不變 B.試管中的水能夠達到沸點,但不能沸騰 C.試管中的水和燒杯中的水都在發生汽化現象 D.因為燒杯中的水的溫度不變,說明燒杯中的水不再繼續吸熱 組卷:225引用:5難度:0.7 -
10.小美同學對冰加熱。她將冰熔化成水直到沸騰的過程,繪制成如圖所示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圖象中的DE段是冰的熔化過程 B.AB、CD段物質在吸熱、BC、DE段物質沒有吸熱 C.0℃冰處于固液共存態 D.冰共熔化了6分鐘 組卷:89引用:3難度:0.5 -
11.下列現象中不會出現的現象是( )
A.夏天打開冰箱門時,從冰箱里面拿出來的飲料罐外壁會“出汗” B.夏天,冷氣開的很強的出租車車窗外側玻璃上“出汗” C.水的溫度達到102℃仍不能沸騰 D.冬天,小明從溫暖的室內走到寒冷的室外,眼鏡出現水霧 組卷:296難度:0.6 -
12.把盛有碎冰塊的大試管插入燒杯里的碎冰塊中,如圖所示。用酒精燈對燒杯底部慢慢加熱,當燒杯中的冰塊有大半熔化時,試管中的冰( )
A.熔化一部分 B.全部熔化 C.一點也不熔化 D.無法判斷 組卷:2570難度:0.9 -
13.如圖甲所示為某物質的熔化圖象,根據圖象可知( )
A.該物質是非晶體 B.第15min該物質處于液態 C.若將裝有冰水混合物的試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該物質中(如圖乙所示),則試管內水的質量會逐漸增加 D.若將裝有冰水混合物的試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該物質中(如圖乙所示),試管中冰的質量會增加 組卷:395引用:5難度:0.5 -
14.如圖是“探究某物質熔化和凝固規律”的實驗圖像,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在t=5min時,該物質處于固液共存狀態 B.在BC段,該物質吸熱溫度不變 C.該物質凝固過程持續了4min D.該物質的凝固點是45℃ 組卷:466引用:5難度:0.8 -
15.如圖是一款新型水杯,在杯的夾層中封入適量的固態物質,實現了“快速降溫”和“快速升溫”的功能。使用時,將水杯上下晃動幾分鐘,可以將100℃的開水降溫至55℃左右的溫水,也可以將冷水升溫至55℃左右的溫水,這款水杯被廣泛稱為“55°杯”,“55°杯”的工作原理是( ?。?/h2>
A.首次使用時,必須加注冷水;降溫時利用物質凝固放熱;升溫時利用熔化吸熱 B.首次使用時,必須加注熱水;降溫時利用物質熔化吸熱;升溫時利用凝固放熱 C.首次使用時,加注冷熱水均可;降溫時利用物質熔化吸熱;升溫時利用凝固放熱 D.首次使用時,加注冷熱水均可;降溫時利用物質凝固放熱;升溫時利用熔化吸熱 組卷:1513引用:21難度:0.7 -
16.標準大氣壓下冰的熔點是0℃,把溫度為-8℃的較多冰塊投入盛有10℃足量水的密閉隔熱容器中(水和冰塊能夠充分接觸),會出現的情況是( ?。?/h2>
A.冰立即開始熔化 B.冰不會立即開始熔化,水不會立即開始凝固 C.水立即開始凝固 D.它們的溫度立即都變為0攝氏度,因為混合成了冰水混合物 組卷:445難度:0.5 -
17.將盛水的燒瓶加熱,水沸騰后把燒瓶從火焰上拿開,并迅速塞上瓶塞,再把燒瓶倒置后向瓶底澆上冷水,如圖所示。關于燒瓶內的水,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h2>
A.一直沸騰,澆上冷水時,水面氣壓增大,水會停止沸騰 B.先停止沸騰,澆上冷水時,水面氣壓增大,水會再次沸騰 C.因沒有繼續加熱,澆上冷水時,水的溫度降低,不會沸騰 D.先停止沸騰,澆上冷水時,水面氣壓減小,水會再次沸騰 組卷:1754引用:12難度:0.9 -
18.在如圖溫度計所示的恒溫環境下進行實驗。將溫度計放入一杯冰水混合物中(冰是晶體),從溫度計放入開始計時,放入時間足夠長,下列哪幅示意圖可能反映了溫度計內液體的體積隨時間變化的情況( )
A. B. C. D. 組卷:3439難度:0.9
三、實驗題
-
53.今年8月,興化市氣溫連續多天達到39℃左右,讓興化人著實體驗了一下什么叫“酷暑難耐”。各種避暑手段紛紛登場,這些措施為什么可以使人感覺到涼爽?小新同學在4塊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質量相同的水,進行如圖1所示的實驗探究,得出水蒸發快慢與水的溫度、水的表面積和水面上方空氣流動快慢有關。
(1)通過A、B兩圖的對比,可以得出水蒸發快慢與水的 有關;
(2)通過 兩圖的對比,可以得出水蒸發快慢與水的溫度有關。選圖用到的常見實驗研究方法叫做 法;
(3)小新同學猜想水蒸發快慢還可能與水的質量有關,于是繼續進行了如下探究:在相同環境下的兩塊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別滴上一滴和兩滴水(如圖2),結果發現甲圖中水先蒸發完,于是他得出結論:水蒸發快慢與水的質量有關,水的質量越 ,水蒸發越快;從得出結論環節看,“根據誰先蒸發完,判斷誰蒸發快”是否正確 (選填“正確”或“不正確”);
(4)實驗時把水滴到玻璃上而不滴到木板上的原因是 ;
(5)發燒病人使用酒精擦拭身體降溫比用水擦拭的效果更好;一滴油和一滴水掉在玻璃桌面上,水很快就不見了,而油還在,由此,你的猜想是蒸發快慢可能還與 有關。組卷:113引用:3難度:0.7
四、綜合題
-
54.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汽車防凍液汽車在行駛時,發動機的溫度會升得很高。為了確保安全,可用水循環進行冷卻。實際上,水中往往還要加入不易揮發的防凍液(原液),加入防凍液后的混合液冬天不容易凝固,長時間開車也不容易沸騰。有關資料表明,防凍液與水按不同的比例混合,混合液的凝固點、沸點不同,具體數值參見表(表中防凍液含量是指防凍液在混合液中所占體積的百分比)。在給汽車水箱中加防凍液時,宜使混合液的凝固點比本地常年最低氣溫低10~15℃??紤]到混合液中防凍液的含量過高會影響散熱效果,因此,混合液中防凍液的含量不宜過高。防凍液含量/% 30 40 50 60 70 80 90 混合液的凝固點/℃ -17 -28 -37 -49 -48 -46 -28 混合液的沸點/℃ 103 104 107 111 117 124 141
A.逐漸升高
B.逐漸降低
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
(2)若某地常年最低氣溫為-15℃,對該地區汽車來說,在下列不同防凍液含量的混合液中,宜選 ;
A.30%
B.40%
C.60%
D.90%
(3)請在圖2中作出混合液沸點與防凍液含量的關系圖像 ;由圖像可以推知,防凍液的含量達到75%時,混合液的沸點大約是 ℃;
(4)長時間使用后,汽車水箱中的混合液會減少。與原來相比,混合液的沸點 (選填“升高”、“降低”或“不變”),其原因是 。組卷:413引用:4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