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八年級上冊《第13課 唐詩五首 野望》2021年同步練習卷(1)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
-
1.下列對《野望》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A.首聯借陶淵明“登東皋以舒嘯”的詩句,暗含詩人歸隱之后,嘗耕東皋之意。 B.頷聯和頸聯運用工筆細描的表現手法,精細地描畫出了農村生活的真實場景。 C.頷聯和頸聯運用動靜結合的表現手法,使詩歌充滿畫面感,突出了鄉村氣息。 D.尾聯表明了詩人在現實當中難覓知音,孤苦無依,只好追懷古代的高士賢人。 組卷:726引用:8難度:0.6 -
2.閱讀下面的唐詩,選出鑒賞有誤的一項( ?。?br />野望
王績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A.開篇“望”字點題,“薄暮”交代時間,渲染氣氛;“東皋”點明地點,“徙倚欲何依”表明內心苦悶和矛盾。 B.“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兩句寫遠景,給我們勾勒了一幅秋之晚景圖,看似安靜開闊的景象,卻給人一種荒涼落暮之感。 C.頸聯,寫傍晚時分人的活動,描繪了一幅鄉野之人放牧歸來的動態場景,安逸而又令人陶醉,從反面襯托詩人的郁悶孤單的心境。 D.尾聯,詩人從美好而熱鬧的場景中回過神,由外物回歸自身,唱著《采薇》之歌,抒發自己對故鄉及親朋的懷念之情。 組卷:344引用:2難度:0.7 -
3.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野望
王績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A.“徙倚欲何依”,“徙倚”二字表現了詩人徘徊無依的孤獨心境。 B.頷聯寫到處是一片秋色,山川籠罩在夕陽的余暉中,越發顯得蕭瑟。 C.頸聯是牧人與獵馬的特寫,“驅”和“帶”兩字寫活了畫面。 D.尾聯詩人放聲高歌,表達了找到知音的喜悅之情。 組卷:100引用:1難度:0.5 -
4.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br />野望
王績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A.首聯“望”字意蘊豐富,既寫詩人眺望之意,又暗指詩人內心的期望,希望覓得知音,得到理解、賞識和重用。 B.頷聯描繪了一幅山野秋景圖,意境開闊,融情于景,寄寓了詩人孤獨、落寞的情懷。 C.頸聯是牧人與獵馬的特寫,“返”與“歸”兩字寫活了畫面,重在暗示詩人找到了內心的歸宿。 D.尾聯“采薇”借用伯夷、叔齊歸隱的典故,表明詩人希望與伯夷、叔齊那樣的人為友,表現了詩人高潔的品質,抒發了詩人的隱士情懷。 組卷:287引用:2難度:0.5 -
5.下面對詩詞的理解,不恰當的一項是( ?。?br />野望
王績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A.這首五言律詩是初唐詩人王績的代表作,當作于詩人辭官隱居東皋之時。 B.“徙倚”是徘徊的意思,用動作描寫表現了詩人孤寂彷徨的心情。 C.頷聯與頸聯寫薄暮中所見景物,由近及遠,以靜襯動,搭配得恰到好處。 D.全詩于蕭瑟靜謐的景色描寫中流露出孤獨抑郁的心情,抒發了惆悵、孤寂的情懷。 組卷:371引用:2難度:0.7 -
6.理解與鑒賞下列詩句,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黃鶴樓》)
全詩以一個“愁”字收篇,準確地表達了日暮時分詩人登臨黃鶴樓的心情,以起伏輾轉的文筆表現纏綿的鄉愁。B.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野望》)
“徙倚”,是徘徊的意思,“欲何依”,寫出了牛羊在暮色中,焦急地等待牧人帶領回家的情形。C.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使至塞上》)
寫出詩人雖然像“征蓬”一樣,身不由己地出關勞軍,又恰似“歸雁”一般進入胡天。既言事,又寫景,更傳達出漂泊無定的內心感受。組卷:180難度:0.8 -
7.下面對這首詩的解讀,不正確的一項是( ?。?br />野 望
王 績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A.首聯以平平淡淡的敘述,寫在暮色之中,詩人兀立在東皋之上,舉目四望,一種不可名狀的孤寂無依之感涌上心頭,使之無法平靜下來。 B.“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這是詩人對眼前景觀的粗線條描寫,注重于色彩,層層樹林已經染上蕭瑟的金黃的秋色,起伏的山巒唯見落日的余暉,這是多么寧靜、開闊、美麗的畫面。 C.“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該句著力刻畫視野所見山野牧歸的生動場景,為整個靜謐的畫面增添了靜態的元素。 D.這首五言律詩透過對東皋秋景進行描繪,展示了一幅動靜結合,光色相襯的田園秋景圖,表現了詩人內心的苦悶和惆悵,抒發了一種避世歸隱的情懷。 組卷:462難度:0.4 -
8.下列對詩歌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br />野望
王績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A.首聯“望”字點題,交代時間(薄暮時分)、地點(東皋),以及人物心情。 B.頷聯寫遠景、靜態,側重宏觀描繪:每一棵樹,每一座山 都呈現出濃濃的秋意。 C.頸聯寫動態、近景,牧人與獵馬的特寫,使詩歌充滿畫面感,突出了鄉村氣息。 D.尾聯寫田園生活的靜謐和安閑沖淡了詩人心中的憂郁,詩人從中尋找到了慰藉。 組卷:109引用:1難度:0.5 -
9.閱讀下面的古詩,完成題目。
野望
王績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下列對本詩內容情感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的“東皋”點明地點,“薄暮”點明時間,“望”字領起中間兩聯的寫景。 B.頷聯總寫秋色,舉目四望,到處是一片秋色,山川也籠罩在一片夕陽的余暉中。 C.頸聯寫靜謐的背景之上,牧人驅犢歸家,獵人滿載而回,似乎興致盎然。 D.尾聯寫詩人遇到不相識的人,因興致高而想長歌一曲以抒發愉悅之情。 組卷:102難度:0.6 -
10.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br />野望
王績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A.首聯“望”字點題,“徙倚”即徘徊,寫出了詩人內心的苦悶和矛盾。“欲何依”表現出詩人想在政治上有所作為,卻始終不得志的迷茫和失意情緒。 B.中間兩聯寫景,描繪了薄暮時分的田園風光。頷聯總寫秋色,是靜態、近景,側重宏觀描繪;頸聯寫牧人與獵馬,是動態、遠景。二者搭配得恰到好處。 C.尾聯抒發情感,由外物回歸自身,田園生活的靜謐和安閑沖淡不了詩人的憂郁,他不能融入這詩一般的田園山水,只好向前賢尋找慰藉,放聲高歌。 D.全詩遣詞造句樸素自然,意境清新恬淡,開唐代律詩風氣之先,于靜謐的景色描寫中流露出作者孤獨抑郁的心情,抒發了作者惆悵、孤寂的情懷。 組卷:1304引用:5難度:0.4 -
11.下面對《野望》一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br />野望
王績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A.首聯點明地點、時間和人物心情,為全詩奠定了感情基調。 B.頷聯以工整的對仗描繪了一幅山野秋景圖,意境開闊。 C.頸聯寫牧人和獵人傍晚歸家,表現了作者安寧恬淡的心境。 D.尾聯詩人放聲高歌,懷念伯夷和叔齊,希望與他們為伍。 組卷:1070引用:9難度:0.8 -
12.對王績的《野望》一詩分析不準確的一項是( )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A.這首詩寫的是山野秋景。全詩于蕭瑟怡靜的景色描寫中流露出喜悅的心情,也抒發了思親念鄉情懷。 B.“徙倚欲何依”中的“徙倚”是徘徊的意思。 C.“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是說自己在現實中孤獨無依,只好追隨古代的隱士,和伯夷、叔齊那樣的人交朋友了。 D.這首詩的體裁是五言律詩。首尾兩聯抒情言事,中間兩聯寫景,經過“情-景-情”的反復,詩的意思更深化了一層。 組卷:297引用:3難度:0.7
二、句子默寫。
-
13.古詩文積累。(多字、漏字、錯字、字跡潦草不清均不得分)
(1)牧人驅犢返,
(2)天接云濤連曉霧,
(3)
(4)中原亂,簪纓散,幾時收?
(5)王維在《使至塞上》中的
(6)杜甫《春望》詩中頷聯是組卷:671引用:4難度:0.9
四、詩歌鑒賞。
-
39.閱讀下面的這首唐詩,完成各題。
野望
王績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1)下列對本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交代了野望的時間、地點及詩人的心情。“欲何依”表現出詩人想在政治上有所作為,卻始終不得志的迷茫和失意情緒。
B.頷聯與頸聯承接“望”字,緊扣“薄暮”描寫野望之景。頷聯寫動態、遠景,側重細 致描繪;頸聯轉而寫人,寫靜態、近景。
C.頸聯描繪牧人獵馬暮歸圖。詩人見牧人皆有所歸,而“我”卻獨無,恬淡自然的暮歸 景象反而染上了一層憂郁、孤獨和冷清的色彩。
D.尾聯由外物回歸自身,首尾呼應,抒發感情,收束全詩。夕陽下景色的寧謐,農人們 歸家的喜悅,都沖淡不了詩人心頭的憂郁。
(2)結合全詩內容,簡析詩人“長歌懷采薇”的原因。組卷:393引用:3難度:0.7 -
40.閱讀下面古詩,完成問題。
野望 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萬里橋。 海內風塵諸弟隔,天涯涕淚一身遙。
惟將遲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馬出郊時極目,不堪人事日蕭條。【注釋】①風塵:指安史之亂導致的連年戰火。諸弟:杜甫四弟:穎、觀、豐、占。只杜占隨他入蜀,其他三弟都散居各地。②涓埃:滴水、微塵,指毫末之微。③供,付托。
(1)說說頷聯中“隔”的含義?
(2)同是寫《野望》,試結合相關內容比較本詩與王績的《野望》中的“望”有何不同?組卷:49引用:2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