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0-2021學年山東省淄博市八年級(上)期末地理試卷(五四學制)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每小題有1個正確答案,請將正確答案填入下面的答案欄中)

          • 1.讀某景區(qū)等高線地形圖,完成1~2題。

            圖中河流a、b兩段流向依次是(  )

            組卷:67引用:0難度:0.60
          • 2.讀某景區(qū)等高線地形圖,完成3~4題。

            甲是擬修建的大壩,水庫蓄滿水后,①—④各居民點中可能被淹沒的是(  )

            組卷:0引用:0難度:0.70
          • 3.G20峰會是一個國際經(jīng)濟合作論壇,2019年6月27日至29日,二十國集團領(lǐng)導人第十四次峰會在日本大阪舉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赴日本大阪出席。G20第十四次峰會召開的期間,地球公轉(zhuǎn)的位置在如圖(  )

            組卷:1引用:1難度:0.7
          • 4.讀極地地區(qū)圖(圖中陰影表示海洋),完成4~5題。

            下列各地中,與A島嶼距離最近的是(  )

            組卷:1引用:0難度:0.60

          二、綜合題

          • 17.讀北京市與臺灣省兩幅圖,回答下列問題。

            (1)北京市地處四大地理區(qū)域中的
             
            ,位于臺灣省
             
            方向。
            (2)分析北京市與臺灣島大河流向,分別說出兩地的地勢特征
             

            (3)MN是臺灣島亞熱帶季風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的分界線,該界線向南彎曲的主要影響因素
             

            (4)臺灣目前經(jīng)濟發(fā)展速度較快的產(chǎn)業(yè)是第
             
            產(chǎn)業(yè)。該產(chǎn)業(yè)出口產(chǎn)品特征以
             
            產(chǎn)品為主,主導產(chǎn)業(yè)類型
             
            密集型。
            (5)近年來,由于日本的挑釁,中國海監(jiān)船加強巡視的島嶼A
             
            島。
            (6)臺灣島上人口和城市集中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區(qū),這種分布特點的形成主要受哪些條件影響
             
            。(兩條即可)
            中國地震臺網(wǎng)正式測定:2016年2月6日凌晨03時57分在臺灣高雄市發(fā)生6.7級地震,震源深度15千米。
            (7)運用板塊理論解釋臺灣省多地震的原因
             

            組卷:0引用:1難度:0.4
          • 18.讀黃河流域局部圖,回答問題。

            (1)山脈A是
             
             
            兩個省的分界線?(寫簡稱)
            (2)山脈B
             
             
            河一線是我國的一條重要地理分界線,試舉一例說明
             

            (3)圖示顯示在黃河的
             
            (上游、下游)河段形成了“地上河”,其形成原因是
             

            (4)C為
             
            高原,位于地勢的第
             
            級階梯,該高原的地表形態(tài)特征是
             

            組卷:0引用:1難度:0.4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