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江蘇省泰州市海陵區中考生物一模試卷
發布:2024/12/6 2:30:2
一、選擇題(共15分,請注意: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目的要求(每小題0.5分)
-
1.生物與環境相互依賴、相互影響。下列現象能體現生物適應環境的是( )
A.熱帶雨林降雨較多 B.地衣能夠使巖石形成土壤 C.蚯蚓松土改良土壤 D.竹節蟲體態與竹枝葉相似 組卷:10引用:2難度:0.6 -
2.小華這幾天刷牙時發現牙齦經常出血,應當建議他多吃一些( )
A.米飯,饅頭 B.新鮮蔬菜和水果 C.奶油,巧克力 D.魚,肉,奶,蛋 組卷:23引用:21難度:0.9 -
3.日常生活中,掌握一些常用的急救方法很有必要。以下急救方法不正確的是( )
A.遇到有病人需要急救時,應及時撥打120急救電話 B.如果患者心跳停止,那么必須進行胸外心臟按壓急救 C.若意外導致動脈出血,應立即在傷口的遠心端壓迫止血 D.當發現煤氣中毒病人后,應迅速將病人轉移到通風的地方進行搶救 組卷:98引用:4難度:0.6 -
4.奶油草莓深受人們的喜愛,采用溫室育苗等方式可以使草莓提前上市、增產增收。下列關于草莓種植過程中采取相關措施的解釋,錯誤的是( )
A.合理密植——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 B.地膜覆蓋育苗——保持溫度和土壤濕度 C.幼苗帶土移栽——保護幼根和根毛 D.合理施肥——提供草莓生長所需有機物 組卷:40引用:1難度:0.6 -
5.某同學用放大鏡觀察剛萌發的小麥種子幼根,發現許多白色的“絨毛”,該部位屬于根尖的( )
A.根冠 B.分生區 C.伸長區 D.成熟區 組卷:28引用:2難度:0.7 -
6.如圖甲、乙、丙分別為脂肪、淀粉、蛋白質三種營養物質在人體消化道內的消化情況,據圖可知,序號9為人體消化道中的( )
A.口腔 B.胃 C.小腸 D.大腸 組卷:35引用:2難度:0.5 -
7.下列生態系統自我調節能力最強的是( )
A.城市生態系統 B.森林生態系統 C.草原生態系統 D.沙漠生態系統 組卷:37引用:3難度:0.5 -
8.下列植物中沒有根、莖、葉的分化的是( )
A.水綿 B.松 C.貫眾 D.桃 組卷:10引用:1難度:0.6 -
9.如圖為人體不同結構層次的示意圖,按照由微觀到宏觀的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A.①②④③ B.①②③④ C.②①④③ D.④③②① 組卷:109引用:9難度:0.7 -
10.生物體生命活動所需能量的直接來源是( )
A.ATP B.ADP C.太陽能 D.熱能 組卷:13引用:1難度:0.5 -
11.生物體的結構與功能是相適應的,下列有關動物的結構與功能描述錯誤的是( )
A.鯽魚用鰭游泳適應水中生活 B.家鴿用氣囊呼吸適應空中飛行 C.河蚌用鰓呼吸適應水中生活 D.家兔盲腸粗大適應消化植物性食物 組卷:10引用:3難度:0.5
二、非選擇題(每空0.5分,共15分)
-
34.當前,“碳中和”已經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所謂“碳中和”,是指企業、團體或個人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總量,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抵消掉這部分碳排放,達到相對“凈零排放”的目的。如圖為生態系統的碳循環示意圖。“甲~戊”表示生物成分,“①~④”表示生理或化學過程,“→”表示碳的流動方向。請據圖分析并回答問題:
(1)溫室效應使全球氣候變暖,給人類生存帶來危害,造成溫室效應的原因是大氣中
(2)據圖寫出該生態系統中的食物鏈:
(3)通過植樹造林實現“碳中和”,實際是利用植物的
(4)“碳中和”作為一種新的環保要求,必將進一步推動綠色生活,實現全社會綠色發展。為響應實現“碳中和”的目標,作為中學生的我們,在生活中可以采用哪些具體措施?組卷:58引用:1難度:0.3 -
35.為了研究水中細菌的生存條件,生物興趣小組做了下面的實驗:將同一桶純凈水每隔兩天,分別從冷水口和熱水口下接等量的飲用水,測定其中細菌的數量,結果如下表。請分析回答問題:
實驗 測定時間 接水口 細菌數量 A 第一天 熱水口 20 B 第一天 冷水口 45 C 第三天 冷水口 855 D 第七天 熱水口 35
(1)通過實驗發現,無論在冷水口還是在熱水口下接的水中都有細菌的蹤跡,說明細菌的分布極其廣泛,這與細菌的特征有很大關系。與動植物細胞結構相比,細菌雖然具有細胞結構,但是細胞內沒有
(2)本實驗的目的是探究時間以及
(3)實驗B可以和實驗
(4)此實驗的研究結果給我們帶來哪些啟示?(至少寫出一點)組卷:11引用:1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