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2022學年山東省濟南市萊蕪一中高三(上)期中地理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小題6分,共4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 1.日光溫室內向下挖掘一定的深度形成的下沉式日光溫室,利用地溫的穩定性,使保溫性能比非下沉式日光溫室提高,但下沉深度過大或過小都不利于地溫的增加。溫室北部的土墻白天充分吸收光照熱量并及時儲存,夜間緩慢將熱量釋放到溫室內,較好地為蔬菜生長提供自然熱量。圖一為寧夏四個地區所在位置示意圖,圖二為下沉式日光溫室示意圖。讀圖回答1~2題。

            關于下沉式日光溫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1引用:0難度:0.80
          • 2.日光溫室內向下挖掘一定的深度形成的下沉式日光溫室,利用地溫的穩定性,使保溫性能比非下沉式日光溫室提高,但下沉深度過大或過小都不利于地溫的增加。溫室北部的土墻白天充分吸收光照熱量并及時儲存,夜間緩慢將熱量釋放到溫室內,較好地為蔬菜生長提供自然熱量。圖一為寧夏四個地區所在位置示意圖,圖二為下沉式日光溫室示意圖。讀圖回答1~2題。

            寧夏四個地區中,下沉式日光溫室土墻蓄熱保溫效果最好的是(  )

            組卷:0引用:0難度:0.50
          • 3.秋臺風通常是指9月-11月生成的臺風。秋臺風的數量雖不如夏季臺風數量多,但秋季更易生成超強臺風(超強臺風指底層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速≥51.0米/秒,即16級以上),破壞更大。2018年9月16日登陸我國的強臺風“山竹”就是典型的秋臺風。如表為1949-2014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生成的臺風統計,如圖為臺風“山竹”移動實時路徑圖。據此回答3~4。
            項目統計 夏季 秋季
            生成臺風數 783 755
            超強臺風個數 128 211
            超強臺風百分比 16.3% 27.9%

            受臺風“山竹”影響,9月16日12:00至9月16日20:00深圳風向的變化為(  )

            組卷:2引用:0難度:0.80

          二、解答題(共4小題,滿分55分)

          • 18.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呼倫湖經達蘭部羅木河注入額爾古納河(黑龍江上游),湖泊位于內蒙古東北部的海拉爾盆地的最低處,為內力作用形成,呈不規則的四邊形。1962年,呼倫湖東岸決口,形成了新達賚湖。如圖為呼倫湖及AB一線的地形剖面示意圖。
            (1)判斷呼倫湖為火山湖或斷陷湖,并說明理由。
            (2)依據新達賚湖面積的變化,推測近50年來呼倫湖水位的變化。
            (3)說明湖岸西側新、老湖蝕臺地的形成過程。

            組卷:12引用:3難度:0.7
          • 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2月6日,來自撒哈拉沙漠的沙塵隨強勁的偏南風飄向歐洲,瑞士、德國和法國等多國被“橘黃”籠罩,阿爾卑斯山滑雪勝地的雪也被染成了黃色。有數據表明,這些沙塵也可以使阿爾卑斯山的冰川著色。據研究顯示,撒哈拉東北部的哈馬坦風平均每年卷起1.82億噸沙塵,帶著沙塵一路向西,經過撒哈拉沙漠的西部邊緣并直沖大西洋,這是地球上規模最大的“礦物遷徙”。這些含磷量約0.08%的塵埃在大西洋上空傳播了2500公里,其中一部分落到大西洋中,但仍然有1.32億噸到達南美洲東海岸附近,并開始在美洲大陸傳播,其中2770萬噸會落在亞馬孫雨林上,補充雨林因水土流失而損失的養分。
            (1)列舉兩例沙塵天氣的危害。
            (2)分析撒哈拉沙漠的沙塵對大西洋生態系統及亞馬孫熱帶雨林生態系統的積極作用。
            (3)推測撒哈拉沙漠沙塵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

            組卷:6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