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浙江省寧波七中七年級(上)期中科學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50分)
-
1.為了解濱江區降低青少年近視率以及“美好教育”近視防控措施的開展和實施效果,學校每學期都會對學生進行視力檢查。“檢查視力”這一過程屬于科學探究環節中的( )
A.提出問題 B.建立假設 C.設計實驗方案 D.收集事實與證據 組卷:86引用:5難度:0.7 -
2.木鉛筆是同學們天天用到的工具。你判斷一下,小宇對木鉛筆的下列估測哪個有誤,請你把它找出來( )
A.鉛筆的質量約為5kg B.鉛筆的長度約為20cm C.鉛筆的截面積約為0.5cm2 D.鉛筆芯的直徑約為1mm 組卷:4引用:1難度:0.5 -
3.做《觀察蝦的形態結構》實驗時,有同學想清晰地看看河蝦頭部額劍上的鋸齒,請問他可以借助以下哪種工具?( )
A.
顯微鏡B.
放大鏡C.
天平D.
望遠鏡組卷:17引用:2難度:0.5 -
4.生活中我們可以利用自己身體一些部位的“尺”對物體的長度進行估測,下列估測物體長度事例中不符合實際的是( )
A.圖①,校園的小樹有一人高了,所以小樹的高度約1.65m B.圖②,我的課桌有4拃長,約80cm C.圖③,體育課學生跳繩用的繩子有兩庹半長,約3.5m D.圖④,小明同學步行測得學校的小路長50步,則小路長約30cm 組卷:7引用:2難度:0.5 -
5.單位換算過程中正確的是( )
A.1.8米=1.8×1000=1800毫米 B.1.8米=1.8米×1000=1800毫米 C.1.8米=1.8米×1000毫米=1800毫米 D.1.8米=1.8×1000毫米=1800毫米 組卷:44引用:15難度:0.5 -
6.一位同學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先后5次測量同一物體的長度,各次測量值分別為:8.42cm、8.43cm、8.42cm、8.44cm、8.64cm,則這個物體的測量值應取( )
A.8.47cm B.8.428cm C.8.43cm D.8.4275cm 組卷:916引用:13難度:0.5 -
7.關于天平的使用,說法正確的是( )
A.稱量過程中可以調節平衡螺母 B.潮濕的物體可以直接放在天平上稱量 C.被測物體的質量不能超過天平的最大稱量 D.稱量粉末狀藥品時只在左盤墊一張紙即可 組卷:7引用:2難度:0.5 -
8.如圖四圖分別表示測量物理課本一張紙厚度、硬幣直徑、銅絲直徑、海底深度的方法,其中測量原理相同的是( )
A.甲、乙、丙 B.甲、乙 C.乙、丙 D.甲、丙 組卷:75引用:4難度:0.5 -
9.關于能量的說法錯誤的是( )
A.陽光具有太陽能 B.風具有動能 C.聲波可以聽到但沒有能量 D.地震能釋放很大的能量 組卷:12引用:1難度:0.5 -
10.采用“雙名命名制”統一了動植物的命名的科學家是( )
A.李時珍 B.林奈 C.亞里士多德 D.華佗 組卷:11引用:2難度:0.5 -
11.下列環境中可能不存在細菌的是( )
A.空氣中 B.土壤中 C.動植物體內 D.高溫處理過的罐頭 組卷:8引用:1難度:0.5 -
12.在結構上,細菌沒有( )
A.細胞壁 B.細胞結構 C.DNA D.成形的細胞核 組卷:8引用:1難度:0.5
三.分析探究題(每空2分,共20分)
-
37.小科購得色黃質硬的新鮮柿子,想帶回家待其熟透再吃。考慮到柿子數量與食用速度問題,需讓柿子在不同時段成熟。小科從網上查找資料發現:蘋果產生的乙烯對柿子有催熟作用。蘋果產生的乙烯是否對柿子有催熟作用?于是,他將柿子均分成甲、乙兩組,然后在乙組放入2個熟蘋果,甲組不放蘋果,分別裝入兩個相同保鮮袋中。記錄實驗結果如下表:
時間 甲組 乙組 7個黃色硬柿子 7個黃色硬柿子+2個熟蘋果 第1天 幾乎沒有變化 1個柿子變紅,2個變橙色 第2天 1個柿子變橙色 3個柿子變紅,2個柿子變橙色 第3天 1個柿子變紅,2個變橙色 7個柿子都變紅,其中3個柿子
變軟能食用第4天 2個柿子變紅,3個柿子變橙色 5個柿子能食用 第5天 3個柿子變紅,4個柿子變橙色 7個柿子都能食用
(2)分析表中實驗結果,得到的結論是組卷:33引用:2難度:0.5 -
38.《中國自然觀察》評估了近15年間1085個瀕危物種的保護狀況,如圖所示。大熊貓是狀況好轉的物種之一,生活在大熊貓自然保護區中的小熊貓、川金絲猴、羚牛等也同時得到了保護,這種現象稱為“傘護效應”。
(1)圖中大多數瀕危物種的保護狀況是
(2)“傘護效應”體現了保護生物多樣性最有效的措施是組卷:12引用:3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