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科版(2019)選修2《2.2 群落具有垂直、水平和時間結構》2022年同步練習卷
發布:2025/1/4 6:30:2
一、選擇題(每題0分)
-
1.下列有關種群與群落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年齡組成為穩定型的種群,其個體數量將逐漸增多 B.種群增長曲線為“J”型時,其種群增長率是先增大后減小 C.群落中兩個物種之間可能存在一種以上的種間關系 D.森林中各種生物的垂直分層現象是由光照決定的 組卷:6引用:5難度:0.7 -
2.在一個發育良好的森林里,從樹冠到地面劃分為喬木層、灌木層、草本層和地被層,同時,林下透光度不同的地方,植物種類也有所區別,這表明群落有一定的( )
A.垂直結構和水平結構 B.物種組成和數量比例 C.對群落產生重大影響的優勢種 D.彼此間有直接或間接的營養關系 組卷:94引用:31難度:0.9 -
3.為減少某自然水體中N、P含量過高給水生生態系統帶來的不良影響,環保工作者擬利用當地原有水生植物凈化水體,選擇其中3種植物分別置于試驗池中,90天后測定它們吸收N、P的量,結果見下表。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植物種類 單位水體N吸收量/(g?m-2) 單位水體P吸收量/(g?m-2) 浮水植物a 22.30 1.70 浮水植物b 8.51 0.72 沉水植物c 14.61 2.22 A.水體中的浮水植物和沉水植物之間構成競爭關系 B.植物a、c降低水體中N、P含量的效果較佳 C.投放植物后,該水體生物群落的水平結構保持不變 D.投放植物后,不會改變該水生生態系統的物種豐富度 組卷:7引用:5難度:0.8
二、解答題
-
9.“楊-麥間作”是山東省推廣的一種農林間作模式:“楊”指的是窄冠黑楊,“麥”指的是小麥。窄冠黑楊樹冠小、遮蔭小、根深,不與小麥爭水肥。炎熱的時候,窄冠黑楊可以調節農田小氣候,為小麥適當遮蔭,可避免小麥因干熱風而提前干枯死亡。回答下列問題:
(1)山東的“楊-麥間作”比單獨種植楊樹或小麥每畝增加收入明顯,從群落結構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2)研究人員對增產的麥田進行調研發現:與單純的麥田相比,“楊-麥間作”的麥田中害蟲的數量很少;高大的楊樹上棲息著多種鳥類。據此可以推斷楊樹上棲息的鳥類很可能屬于
(3)“楊-麥間作”的農田中需要不斷地施肥,原因是組卷:3引用:3難度:0.7 -
10.鴨為雜食性水禽,除捕食昆蟲及其他小動物外,對稻田中幾乎所有的雜草都有取食。為研究稻鴨共作復合農業生態系統的功能,研究人員進行了實驗,結果如表。
稻鴨共作對稻田中雜草密度、物種豐富度及稻田雜草相對優勢度的影響分區 雜草密度(株/m2) 物種豐富度(種) 雜草相對優勢度 草龍 節節菜 稗草 陌上菜 異型莎草 常規區 40 12.0 0.247 0.189 0.100 0.102 0.094 稻鴨區 2.3 5.3 0 0.259 0.271 0.089 0
(1)采用樣方法調查雜草密度時,選取樣方的關鍵是
(2)由物種豐富度的變化可知稻鴨共作能顯著降低稻田群落中雜草的組卷:1引用:2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