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湖南省長沙一中高三(上)月考生物試卷(一)
發布:2024/8/21 9:0:4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本題共12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
-
1.下列關于細胞共性的描述,錯誤的是( )
A.都以DNA為遺傳物質 B.都能獨立完成機體的各項生命活動 C.都通過核糖體合成蛋白質 D.都有以磷脂和蛋白質為主要成分的膜結構 組卷:28引用:2難度:0.7 -
2.研究人員發現了鋅金屬的第一個伴侶蛋白ZNG1,它可將鋅運送到需要鋅的蛋白質處發揮作用。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鋅在細胞中的含量很少但功能不可替代,是組成細胞的微量元素 B.ZNG1運送鋅的功能與其氨基酸的排列順序及肽鏈的盤曲、折疊方式有關 C.該實例說明細胞中的無機鹽和有機物相互配合才能保證某些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 D.伴侶蛋白ZNG1的功能說明無機鹽可參與構成細胞復雜化合物 組卷:16引用:3難度:0.5 -
3.原生質體(細胞除細胞壁以外的部分)表面積大小的變化可作為質壁分離實驗的檢測指標。用葡萄糖基本培養基和NaCl溶液交替處理某假單胞菌,其原生質體表面積的測定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甲組NaCl處理不能引起細胞發生質壁分離,表明細胞中NaCl濃度≥0.3 mol/L B.乙、丙組NaCl處理皆使細胞質壁分離,處理解除后細胞即可發生質壁分離復原 C.該菌的正常生長和吸水都可導致原生質體表面積增加 D.若將該菌先65℃水浴滅活后,再用 NaCl溶液處理,原生質體表面積無變化 組卷:328引用:19難度:0.7 -
4.“酶—底物中間物”假說認為,酶(E)在催化反應中需要和底物(S)形成某一種中間物[酶—底物復合物(ES)],再進一步反應生成產物(P)。反競爭性抑制劑(Ⅰ)是一類只能與ES結合,但不能直接與游離酶結合的抑制劑。該類抑制劑與ES結合后,導致產物無法形成,但反競爭性抑制劑不直接影響酶與底物的結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反競爭性抑制劑的結構可能與底物結構類似 B.底物充足的條件下,反競爭性抑制劑的作用會隨著酶量的增加不斷增加 C.反競爭性抑制劑的存在會加快酶與底物的結合 D.隨著底物濃度的增加,反競爭性抑制劑的抑制作用不斷減弱 組卷:2引用:2難度:0.6 -
5.氧化磷酸化是指有機物通過氧化分解釋放能量并驅動ATP合成的過程。真核生物參與氧化磷酸化的酶利用氧化NADH釋放的能量,先將H+泵至線粒體內、外膜間隙,以維持較高的H+濃度梯度,然后H+經ATP合成酶(通道蛋白)返回線粒體基質并合成ATP,同時發生質子漏(H+不通過ATP合成酶而直接通過線粒體內膜脂雙層回到線粒體基質)。質子漏發生過程中能量全部以熱能的形式釋放。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細胞氧化NADH的過程發生在線粒體基質 B.線粒體中合成ATP的數量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內膜兩側的H+濃度差 C.人在打寒戰的過程中線粒體內質子漏的速率可能會增大 D.細胞氧化NADH的過程會產生水 組卷:5引用:2難度:0.6 -
6.楓葉呈現的顏色是葉綠體中類囊體膜上的光合色素和液泡中的花青素(紅色)共同作用的結果。下列關于色素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楓葉中的花青素與光合色素都不溶于水 B.應用無水乙醇分離楓葉中的光合色素 C.秋天楓葉變紅時,葉肉細胞中光合色素含量低于花青素含量 D.藍細菌的細胞質基質中含有大量葉綠素和藻藍素 組卷:5引用:2難度:0.7 -
7.下列關于提高大棚蔬菜產量的措施,合理的是( )
A.用藍紫色薄膜建成的溫室大棚光合作用效率高于無色透明薄膜建成的大棚 B.白天與夜間適當提高溫度,有利于增加大棚蔬菜的產量 C.施加有機肥有利于蔬菜吸收有機物增加產量 D.適當進行灌溉可以緩解作物的光合午休現象 組卷:25引用:3難度:0.5
三、非選擇題
-
20.水華是水體中藍細菌大量繁殖形成群體細胞,并大量上浮堆積在水體表面而導致的生態污染。某淡水湖由于大量有機污水的排入,爆發了水華現象。重建水生生物群落是水華生態修復的重要手段(如圖)。
(注:化感作用是指植物通過向體外分泌化學物質,從而影響其他生物的生長)
(1)水質惡化后,淡水湖自身的凈化作用不足以消除大部分有毒物質,其主要是
(2)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包括能量的輸入、傳遞、轉化和散失,該污染的淡水湖輸入的能量來源于
(3)水生植物能通過抑制藍細菌的繁殖進而凈化水體,同時也能作為觀賞植物,這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
(4)經典生物操縱法是指通過直接捕殺水體中以浮游動物為食的魚類,以此減少浮游動物的天敵,增加水體中浮游動物的生物量,從而降低藍細菌的生物量。非經典生物操縱法是指利用食浮游植物的魚類和軟體動物直接控制藻類,并適當對魚類進行捕撈的方法。你認為哪種方法對抑制水華更有效,并說明理由。
更有效的方法為:
理由:組卷:11引用:2難度:0.6 -
21.基因遞送是植物遺傳改良的重要技術之一,我國多個實驗室合作開發了一種新型基因遞送系統(切一浸一生芽即Cut-Dip-Budding,簡稱CDB法)。圖1與圖2是分別利用常規轉化法和CDB法在某植物中遞送基因的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1中,從外植體形成愈傷組織的過程稱為
(2)圖1與圖2中,農桿菌侵染植物細胞時,可將外源基因遞送到植物細胞中的原因是
(3)已知某酶(PDS)缺失會導致植株白化。某團隊構建了用于敲除PDS基因的CRISPR/Cas9基因編輯載體(含有綠色熒光蛋白標記基因),利用圖2中的CDB法將該重組載體導入植株B,長出毛狀根,成功獲得轉化植株B.據此分析,從毛狀根中獲得陽性毛狀根段的方法是
(4)與常規轉化法相比,采用CDB法進行基因遞送的優點是組卷:7引用:2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