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3-2024學年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蓮花中學八年級(上)期中生物試卷

          發布:2024/10/23 3:0:1

          一、選擇題(共30題,每題有且只有一個最佳選項,每題2分,共60分)

          • 1.如圖為水螅的身體縱切面示意圖,水螅特有的攻擊和防御利器主要分布在?(  )

            組卷:4引用:1難度:0.7
          • 2.體形兩側對稱使生物運動更準確、迅速。下列生物中,體形為兩側對稱的是(  )

            組卷:6引用:1難度:0.8
          • 3.身體扁平的渦蟲常生活在清澈溪流的小石塊下。渦蟲排出消化后食物殘渣的結構是?(  )

            組卷:4引用:1難度:0.7
          • 4.蛔蟲可寄生在人體小腸中,下列有關其結構特點描述錯誤的是(  )

            組卷:7引用:2難度:0.7
          • 5.蚯蚓運動靈活,為了更清楚地觀察蚯蚓的運動,可以選擇的工具是(  )

            組卷:2引用:1難度:0.5
          • 6.下列關于部分無脊椎動物與人類生活的關系,描述錯誤的是(  )

            組卷:6引用:1難度:0.7
          • 7.蚯蚓體表黏液的主要作用是(  )

            組卷:1引用:1難度:0.7
          • 8.小紅喜歡吃各種海鮮,如干炒魷魚、蒜蓉粉絲蒸扇貝、爆炒小龍蝦、紅燒花鰱魚、文蛤蒸蛋等。這些菜名中提及的軟體動物有(  )

            組卷:5引用:1難度:0.7
          • 9.水族館里水生動物多種多樣,可謂“魚龍混雜”。下列選項中都屬于魚類的是(  )
            ①娃娃魚
            ②鮑魚
            ③草魚
            ④章魚
            ⑤鱸魚
            ⑥鯊魚
            ⑦帶魚

            組卷:3引用:1難度:0.7
          • 10.生物體的結構往往與功能相適應,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組卷:9引用:1難度:0.5
          • 11.在中國傳統文化藝術中,“魚”和“水”寓意繁榮與收獲。魚在水中游泳的動力主要來自于?(  )

            組卷:18引用:4難度:0.5

          二、非選擇題:(每空2分,共40分)

          • 33.《詩經》中記載“去其螟螣(螣即蝗蟲),及其蟊賊,無害我田稚。田祖有神,秉畀炎火”。若蝗蟲大量繁殖,會啃食玉米、小麥等植物,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蝗蟲之間受到觸碰的刺激會釋放一種聚集信息素,吸引更多的蝗蟲加入形成蝗群,導致嚴重的蝗災。經研究,有以下兩種有效控制蝗災的方法:
            方法一:微孢子蟲能在蝗蟲體內吸收營養物質,進行生長發育繁殖,使蝗蟲得病,從而抑制蝗蟲聚集信息素的釋放,達到控制蝗群的數量的目的。
            方法二:“保幼激素”是昆蟲的內分泌激素之一,目前科學家合成了保幼激素類似物,它能穿過蝗蟲幼蟲(若蟲)堅硬的“皮”滲入若蟲體內,其若蟲蛻皮后仍保持若蟲狀態,抑制成蟲期特征的出現,這樣可有效預防蝗災。
            ?
            (1)蝗蟲群體中的某個個體向其他個體釋放出聚集信息素,接受信息的個體產生聚集靠近的行為,這種現象叫做
             

            (2)微孢子蟲能在蝗蟲體內吸收營養物質,進行生長發育繁殖,使蝗蟲得病,這說明微孢子蟲與蝗蟲是
             
            關系。
            (3)蝗蟲若蟲堅硬的“皮”是指
             
            ,由方法二可推測出蝗蟲造成危害的主要時期為蝗蟲發育階段的
             
            (選填“若蟲期”或“成蟲期”)。
            (4)如圖是蝗蟲的形態圖,若將蝗蟲甲的頭部浸入水中,同時將蝗蟲乙的胸腹部浸入水中,過一段時間后,死亡的是
             

            組卷:14引用:2難度:0.6
          • 34.阿爾茨海默癥(俗稱“老年癡呆癥”)會造成生物空間認知能力下降,從而降低生物個體的學習能力。
            某實驗小組為探究藥物F是否能治療阿爾茨海默癥,擬使用“小鼠走迷宮獲取食物實驗”作為主要的實驗手段評估小鼠的學習能力。該小組作出假設:“藥物F能治療小鼠的阿爾茨海默癥”,隨后選取兩只生理狀況相似,且經過饑餓處理的患有阿爾茨海默癥的小鼠進行實驗。實驗步驟如下:
            ①連續5天給小鼠a注射0.25mL的藥物F,給小鼠b注射生理鹽水。
            ②給藥結束后,等待3天,再將兩只小鼠分別放入迷宮中,并在迷宮的出口放置小鼠喜愛的奶酪,記錄小鼠走出迷宮所用時間。重復將小鼠放入迷宮3次,得到數據。
            ?
            (1)步驟①中,每天給小鼠b注射生理鹽水為
             
            mL。其中,小鼠
             
            (選填“a”或“b”)是對照組。
            (2)該實驗中,小鼠反復走迷宮最終獲得食物的行為是
             
            (選填“學習行為”或“先天性行為”)。
            (3)小明同學認為該實驗不完善,應該補充實驗:使用多只患有阿爾茨海默癥的小鼠進行迷宮實驗。這樣做的目的是:
             

            (4)本實驗經完善后,得到的數據如表,可初步得出的結論是:
             

            實驗次數
            走出迷宮所用平均時間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注射藥物F組 82.7秒 65.2秒 46.1秒
            注射生理鹽水組 98.5秒 84.3秒 80.6秒

            組卷:9引用:1難度:0.3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