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浙江省杭州市采荷中學中考科學模擬試卷
發布:2025/1/3 13:0:2
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60分)(共20題;共60分)
-
1.下列操作正確的是( )
A.
膠頭滴管的使用B.
試管夾套入試管C.
熄滅酒精燈D.
液體藥品的取用組卷:29引用:3難度:0.5 -
2.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凡是均一穩定的液體一定是溶液 B.溶液一定是無色的,且溶劑一定是水 C.硝酸銨溶于水時溫度降低 D.只有固體、氣體可以作為溶質 組卷:2引用:1難度:0.5 -
3.“基因型身份證”主要是利用先進的DNA指紋技術,選取人體細胞中若干個固定的遺傳基因作為人的身份信息,從而用以鑒定不同人的身份.這樣的身份信息主要來自于人體細胞結構中的( )
A.細胞膜 B.細胞質 C.細胞膜和細胞質 D.細胞核 組卷:10引用:2難度:0.7 -
4.下列各組離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Ca2+ Cl- Na+ CO32- B.Cu2+ K+ NO3- OH- C.H+ Na+ SO42- CO32- D.K+ Na+ NO3- SO42- 組卷:28引用:1難度:0.5 -
5.下列關于假說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假說是隨意的猜測 B.假說是已被事實證明的結論 C.假說最終會被證據證明是正確的 D.假說大多是從一些相應的證據中演繹推理而來的 組卷:11引用:1難度:0.8 -
6.下列各項敘述中,錯誤的一項是( )
A.生物的變異是不定向的,生物的進化方向同樣是不定向的 B.在自然界中,生物都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 C.只有發生有利變異的個體才能在生存競爭中生存下來 D.變異的存在為自然選擇提供了豐富的素材 組卷:50引用:1難度:0.5 -
7.物質的結構決定物質的性質。下列關于物質結構與性質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生鐵和鋼的性能不同,主要是由于其含碳量不同 B.金剛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質不同,是由于構成它們的碳原子不同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不同,是由于構成它們的分子不同 D.金屬鈉和鎂的化學性質不同,主要是由于鈉原子和鎂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不同 組卷:5引用:1難度:0.5 -
8.如圖是人體心臟與血管結構示意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若血液由a向c流動,則該血管是肺動脈 B.若血液由c向a流動,則該血管內流的是靜脈血 C.若b處為抽血時針刺入部位,那么應該在c點扎上膠皮管 D.若受傷后鮮紅的血液從c處噴涌而出,應馬上按壓b處止血 組卷:33引用:2難度:0.5 -
9.在分層設色地形圖中,綠色表示( )
A.高原 B.盆地 C.山地 D.平原 組卷:8引用:1難度:0.5 -
10.下列物質的轉化能實現的是( )
A.H2SO4 HClBaCl2B.CO Na2CO3+NaOHC.Cu(OH)2 NaOH+NaClD.NaNO3 Ba(NO3)2+BaCO3組卷:17引用:1難度:0.5 -
11.如圖所示是蹦床運動員表演的情景,運動員從最低點到達最高點的過程中,運動員的動能和重力勢能變化情況分別是( )
A.動能減小,重力勢能增大 B.動能增大,重力勢能減小 C.動能先增大后減小,重力勢能增大 D.動能先減小后增大,重力勢能減小 組卷:61引用:6難度:0.5 -
12.下列現象可以反映地殼變動的信息是( )
①珠穆朗瑪峰還在升高
②華山北坡大斷崖
③采石廠有彎曲的巖層
④青藏高原的巖層中發現有海洋生物的化石A.①④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組卷:8引用:2難度:0.5
四、分析、計算題(本大題共32分)(共5題;共32分)
-
36.為測量某稀鹽酸溶液的質量分數,小明取一定質量分數的碳酸鈉溶液于燒杯中(如圖甲),分5次加入該稀鹽酸溶液,每次加入稀鹽酸溶液2.5克,觀察到燒杯內剛開始沒有明顯現象,隨后才有氣泡產生,并記錄實驗相關數據如下:
實驗操作 0 1 2 3 4 5 加入稀鹽酸的總質量(克) 0 2.5 5 7.5 10 12.5 燒杯及相關物質總質量(克) 74.50 77.00 79.50 81.78 84.06 86.56
(1)該實驗結束后,往燒杯中滴入紫色石蕊試液,溶液呈
(2)根據實驗數據計算稀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
(3)已知隨著加入的稀鹽酸總質量的增加,溶液中Na+的數量變化如圖乙所示。用圖象表示出實驗過程中溶液里HCO3-的數量變化。組卷:29引用:5難度:0.5 -
37.材料一:國際微生物學界有一個科赫法則,主要包括。
Ⅰ.在每一病例中都出現相同的微生物
Ⅱ.要從宿主中分離出這樣的微生物,并在培養基中培養出該微生物
Ⅲ.上述培養出的微生物接種到健康宿主中,同樣的疾病會重復發生
Ⅳ.從試驗發病的宿主中能再度分離培養出這種微生物
如果進行上述4個步驟,并得到確實的證明,就可以確認該微生物即為該病害的病原體。
材料二:沃倫和馬歇爾猜想幽門螺桿菌可能是引起胃潰瘍的原因。為此,他們進行探究:
①在100例胃潰瘍患者中,都找到了幽門螺桿菌。
②從胃潰瘍病人中分離培養出幽門螺桿菌。
③無胃潰瘍癥狀的馬歇爾當眾吞下從胃潰瘍病人中分離培養出幽門螺桿菌的培養液,出現胃潰瘍癥狀,用抗生素類藥物治療,恢復健康。
④招募100名健康志愿者進行大規模的試驗,將從患胃潰瘍病人中分離培養的幽門螺桿菌接種到部分志愿者,出現了胃潰瘍癥狀。回答下列問題。
(1)馬歇爾用自己吞下幽門螺桿菌培養液,出現胃潰瘍癥狀的行為,想證明科赫法則步驟
(2)當時醫學界有很多人都不認同馬歇爾自己喝培養液的行為與觀點。推測他們的理由組卷:19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