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2022學年山東省煙臺市芝罘區八年級(下)期中語文試卷(五四學制)

          發布:2024/11/22 0:30:1

          一、積累與運用(28分)

          • 1.默寫。
            (1)
             
            ,胡為乎中露?(《式微》)
            (2)蒹葭萋萋,
             
            。(《蒹葭》)
            (3)
             
            ,琴瑟友之。(《關雎》)
            (4)與君離別意,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
             
            ,端居恥圣明。(《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6)挑兮達兮,
             
            。(《子衿》)
            (7)《桃花源記》中,運用視覺和聽覺描寫桃花源內安樂、寧靜的社會環境的句子是:“
             
            ,
             
            。”
            (8)《小石潭記》中,高度概括潭中氛圍以及環境清幽的特點,含蓄表達作者憂傷、悲涼心境,也是全文點睛之筆的句子是:“
             
             
            。”

            組卷:9引用:1難度:0.8
          • 2.解釋下列加點字的含義。
            (1)其兩膝相
             

            (2)日光下
             

            (3)便還家
             

            (4)左右
             

            組卷:14難度:0.8
          • 3.下列字音字形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h2>

            組卷:12引用:1難度:0.8
          • 4.下列句子的排列順序,正確的一項是( ?。?br />①由“形符”和“聲符”組合起來的字就是形聲字。
            ②現在的漢字,大部分都是用這種方法造出來的。
            ③我們的祖先想到一個好辦法,他們把一個字分成兩部分。
            ④用圖形構成的象形文字有很大的局限性,它無法分辨相似的事物。
            ⑤另一部分是一個同音(或近音)的字,用來表示事物的讀音,這部分稱為“聲符”。
            ⑥一部分是一個“象形字”,表示事物的類別,這部分稱為“形符”。
            ⑦這樣,事物的形狀無論多么相似,只要讀音上有區別,都可造出不同的字形去表達了。

            組卷:12引用:1難度:0.5

          二、閱讀。(42分)

          • 12.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詩經》里走出來的昆蟲——蜉蝣      ①自古以來,蜉蝣這美麗而又獨特的昆蟲一直是人們詠懷的對象。最早吟詠蜉蝣的莫過于《詩經?曹風?蜉蝣》中的“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憂矣,於我歸處?……”為何人們會鐘情于這一不起眼的小昆蟲呢?
                  ②蜉蝣是最原始的有翅昆蟲,也是現存最古老的飛行昆蟲之一,主要分布在熱帶和溫帶的廣大地區。蜉蝣的種類,目前世界已知的有3000余種。
                  ③蜉蝣體形細長,體壁柔軟。復眼發達,單眼3個。觸角短,剛毛狀??谄骶捉朗?。前翅很大,三角形;后翅退化,明顯小于前翅。足細弱,僅用于攀附。腹部末端兩側著生1對長的絲狀尾須,一些種類還有1根長的中尾絲。
                  ④蜉蝣一生需要經歷卵、稚蟲、亞成蟲和成蟲4個階段。每只雌蜉蝣基本上能產兩三千粒卵。卵在水里經過7~14天就會孵化成稚蟲。稚蟲生活在溫度適中、不斷流動的活水中,它們附著在水中的物體上,靠吃水里的植物或其它生物的碎屑以及藻類慢慢長大。如果在清澈見底的小溪邊隨意翻開一塊石頭,就會發現幾只蜉蝣的稚蟲瞪著圓圓的可愛的復眼,靜靜地吸附在石頭上,養精蓄銳,等待飛出水面的那一瞬。
                  ⑤稚蟲在水里一般要待上1~3年的時間,經過10~50次不等的蛻皮才能離開水面。每蛻一次皮,它們都會長大一些,等到了末齡稚蟲期,它們便順著水草爬出水面,爬到水邊的植物或石塊上,然后蛻去稚蟲期的最后一次皮,伸出美麗的翅,進入亞成蟲期。
                  ⑥亞成蟲期的蜉蝣與成蟲已經很相似了,已具有與成蟲幾乎一樣的翅膀,但翅不透明,體色暗淡,復眼未發育完全,口器還沒有完全退化,前足、尾須等附肢和體內器官還沒有完全發育成熟。這一時期時間非常短,短暫的停歇后便再次蛻皮,變成翅膀透明、發育完全成熟的成蟲。這最后兩次蛻皮的間隔有的僅幾分鐘,有的則數小時,因蜉蝣種類不同而各異。
                  ⑦成蟲只有幾個小時到幾天的壽命,最長的也超不過10天。剛剛蛻皮的成蟲必須在翩翩起舞的同時立即找到心儀的另一半完成傳宗接代的任務。此時的蜉蝣,已經完全沒有口器,它們不飲不食,身體輕盈,腹部的尾絲在空中隨風飄動,盡展著優雅風采。它們在空中交配之后,同時向水面跌落,雄成蟲因筋疲力盡很快死去,雌成蟲將卵產在水中后,也在水面靜靜地死去。蜉蝣的生命就是從雌成蟲拼盡最后一點力氣產在水里的卵開始的。
            (1)下列對蜉蝣生長發育過程及其特點理解恰當的一項是
             

            A.卵孵化成稚蟲的時間不會超過10天。
            B.稚蟲期最后一次蛻皮在水下水草里進行。
            C.亞成蟲期體內器官還沒有完全發育成熟。
            D.成蟲期口器雖未完全退化但已不能飲食。
            (2)第⑥段加點詞語能否刪除?請說明理由。
            (3)下面這段文字放在本文哪一段后面最合適?請具體闡明理由。
            漫長的水中生活,短暫的陸地和空中生活,這就是蜉蝣短暫而充實的一生。然而就是這樣柔弱的蜉蝣,卻能存活至今,一代又一代,綿延不絕!

            組卷:7引用:1難度:0.5

          三、寫作。(50分)

          • 13.煙臺旅游資源豐富。這里依山傍海,自然資源獨特,有多處國家級森林公園及國家級候鳥自然保護區等。這里歷史悠久,人文歷史資源豐富,有新石器時代的白石村遺址,近代開埠最早的煙臺山領事館基地遺址、人間仙境——蓬萊閣、海上仙山長島、萊州云峰山魏碑刻石等名勝古跡。優美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每年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前來觀光旅游。
                  你游覽過煙臺的哪些景點?哪次出行經歷讓你印象深刻?請將“游____(煙臺景點名)記”補充完整,并以此為題目,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記敘文,立意自定。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班級名。

            組卷:0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