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課改版七年級上冊《章末測試卷(三)[第三章人類的家園—-地球]》2023年單元測試卷
發布:2024/9/6 21:0:9
一、選擇題
-
1.在海邊觀察遠處駛來的輪船,會出現如圖中①至③所示的現象。這種現象反映的地理事實是( )
A.天圓地方 B.地球是個球體 C.海水密度變化 D.海平面上升 組卷:7引用:4難度:0.6 -
2.下列不屬于火山帶來的益處的是( )
A.形成礦產 B.形成溫泉 C.形成干濕適宜的氣候 D.生成肥沃的火山灰 組卷:3引用:2難度:0.6 -
3.如圖所示地區地殼活躍,板塊運動明顯,由圖可得出的正確推論是( )
A.阿拉伯半島將會在地球上消失 B.地中海的面積將來會擴大 C.阿爾卑斯山是板塊張裂的結果 D.紅海將成為新的大洋 組卷:10引用:5難度:0.5 -
4.在中學生科普知識交流會上,小強這樣描述了地球的形狀和大小,你認為有誤的是( )
A.地球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 B.地球表面積約5.1億平方千米 C.地球赤道周長約4萬千米 D.地球是一個正球體 組卷:6引用:4難度:0.9 -
5.有人站在地球的某一點上,他的前后左右都是北,這個地點位于( )
A.北極點 B.赤道 C.南極點 D.本初子午線 組卷:3引用:3難度:0.5 -
6.東漢張衡發明了“渾天儀”,他認為天與地的關系就如同雞蛋中的蛋白與蛋黃的關系一樣,地被天包在當中,大地是一個圓球,宇宙以地球為中心。下列對張衡這一理論的認識,你認為最確切的是( )
A.張衡的這一理論是完全錯誤的 B.張衡的這一理論雖然很不科學,但是在當時條件下卻是人類認識宇宙的一次大飛躍 C.張衡的這一理論與“地心說”一樣,應該遭到批判 D.張衡的這一理論基本符合現代科學的觀點 組卷:6引用:3難度:0.9 -
7.讀等高線示意圖,完成15~16小題。
某中學地理興趣小組組織登山活動,目標是圖中某地區的山峰,計劃分四個小組沿圖中的①②③④虛線方向進行攀登,其中一組想沿坡度較陡的山谷攀登,其路線應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組卷:10引用:1難度:0.6 -
8.下列關于經緯線、經緯度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某人從南極出發,分別向北、東、南各走1千米,最終會回到原地 B.赤道是最長的緯線,除赤道外各地的緯線長度都相等 C.每一條緯線都是一個圈,每一條經線也是一個圈 D.某人從赤道沿120°E一直向北走,最終會回到原地 組卷:9引用:1難度:0.7 -
9.今年全球地震和火山噴發的次數較多,下列有關地震和火山的說法錯誤的是( )
A.火山和地震的活動周期是11年 B.火山的噴發使酸雨發生的可能性增加 C.火山噴發和地震都是地殼運動的表現形式 D.火山和地震發生時釋放的巨大能量來自地球內部 組卷:294引用:9難度:0.5 -
10.今年是“5?12汶川地震”10周年,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為全國防災減災日據此,讀圖完成15、16題。
當災害來臨時,下列行為正確的是( )A. B. C. D. 組卷:6引用:3難度:0.7 -
11.下列關于地形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平原與高原的共同特點是地表起伏大 B.山地與丘陵的共同特點是地表崎嶇不平 C.盆地四周多被山地和高原環繞,中部一定是平原 D.相對高度大,且海拔較高的地形是高原 組卷:12引用:3難度:0.7
三、解答題
-
33.2018年12月8日,位于意大利西西里島東岸的埃特納火山再度噴發。據圖23回答問題:
(1)圖甲為埃特納火山所在位置,它位于
(2)圖乙為埃特納火山,已有500多次噴發歷史,屬于
(3)火山噴出的巖漿由多種物質組成,在流淌過程中不斷降溫,先后形成“橄欖石—輝石—角閃石—黑云母—正長石—白云母—石英”等礦物。據此判斷,這些礦物的熔點依次組卷:6引用:2難度:0.5 -
34.用松散的泥土堆制一個山谷模型,如圖所示,完成下列問題。
(1)在土質山谷模型的坡面上灑水,在A處發生的現象是
(2)若加大灑水的量,使坡面形成比較大的水流,在A處發生的現象是
(3)在A處發生的現象是一種類似于泥石流的現象。由此推斷,影響泥石流形成的自然原因有
①山區;②地表有碎屑物;③開礦、采石;④強降水。
(4)若在B處坡面上覆蓋植物(草皮或苔蘚),再向坡面灑較大的水流,A處水流與沒有植被覆蓋時相比的變化是
(5)由此可見,組卷:20引用:4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