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選修1《3.3 體液調節與神經調節的關系》2023年同步練習卷(1)(1)
發布:2024/7/25 8:0:9
一、選擇題
-
1.下列關于體液調節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參與體液調節的化學物質不僅有激素 B.體液調節就是激素調節 C.所有動物既有神經調節,又有體液調節 D.參與體液調節的化學物質只需要血液運輸,不需要進入組織液 組卷:29引用:6難度:0.8 -
2.下列關于人體神經調節與體液調節的描述,錯誤的是( )
A.體液調節有分級調節的現象,神經調節也有 B.與體液調節相比,神經調節迅速、準確,但作用范圍比較局限 C.不少內分泌腺會直接或間接地受中樞神經系統的調節 D.激素不會影響神經系統的發育 組卷:17引用:4難度:0.7 -
3.正常人的體溫能維持在37℃,是因為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的“調定點”為37℃,若“調定點”改變,體溫將隨之改變.流感病毒侵入某人機體后,機體發熱至39℃,持續一段時間后自動恢復正常.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體溫由37℃升至39℃的過程中,機體汗腺分泌減少 B.體溫由37℃上升至39℃以后,體溫調定點開始上升 C.體溫由39℃降至37℃的過程中,機體散熱大于產熱 D.體溫恢復正常是神經—體液—免疫調節網絡作用的結果 組卷:30引用:11難度:0.9 -
4.下列有關水鹽調節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人體細胞外液的濃度越高,滲透壓越低 B.大量出汗時應多喝淡鹽水以維持機體水鹽平衡 C.下丘腦中存在水鹽平衡調節中樞,可產生渴覺 D.抗利尿激素可促進腎小管重吸收水而增加尿量 組卷:14引用:4難度:0.7 -
5.如圖表示人體血液流經腎臟部位的簡要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血液中葡萄糖、血漿蛋白不屬于內環境的成分 B.抗利尿激素作用的靶細胞包括腎小管和集合管細胞 C.血液中的血細胞、蛋白質、無機鹽等不會進入腎小囊 D.飲水不足時細胞外液滲透壓降低,腎小管重吸收水的能力增強 組卷:22引用:3難度:0.7 -
6.如圖為水平衡調節機理,請根據圖判斷A、B、C依次是( )
A.抗利尿激素、渴覺中樞、腎小管和集合管 B.渴覺中樞、腎小管、抗利尿激素 C.抗利尿激素、腎小管和集合管 渴覺中樞 D.渴覺中樞、抗利尿激素、腎小管 組卷:15引用:5難度:0.7
二、解答題
-
18.將室溫(25℃)飼養的某種體溫為37℃的哺乳動物(動物甲)隨機分為兩組,一組放入41℃環境中1h(實驗組)另一組仍置于室溫環境中(對照組)。期間連續觀察并記錄這兩組動物的相關行為,如果:實驗初期,實驗組動物的靜臥行為明顯減少,焦慮不安行為明顯增加,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中,實驗組動物皮膚的毛細血管會
(2)若將室溫飼養的動物甲置于0℃的環境中,該動物會冷得發抖,耗氧量會組卷:7引用:7難度:0.7 -
19.昆明小鼠(KM小鼠)是我國生產量、使用量最大的實驗小鼠,廣泛應用于藥理學、毒理學等領域的研究。為探究不同因素對尿量的影響,研究小組將麻醉后的KM小鼠平均分為甲、乙、丙三組,進行如下實驗:甲組靜脈注射垂體提取液0.1mL;乙組靜脈注射20%的葡萄糖溶液2mL;丙組不做處理。記錄實驗后一段時間內每組小鼠的總尿量。請回答相關問題:
(1)甲組在該段時間內的總尿量明顯少于丙組,其原因是
(2)當乙組總尿量明顯多于丙組時,仍不能說明葡萄糖具有利尿作用,為什么?應該如何改進實驗?
(3)若實驗改進后,證明葡萄糖具有利尿作用。則一定量的葡萄糖能夠增加尿量的原因是組卷:2引用:4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