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重慶市長壽中學高一(下)期中生物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單選題(共20個,每題2分,總分40分)
-
1.類囊體是高等植物光合作用光反應階段的場所。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若干類囊體堆疊形成的結構是基粒 B.類囊體上分布著許多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子 C.催化CO2與C5形成C3的酶分布在類囊體膜上 D.將NADP+轉化為NADPH的過程發生在類囊體膜上 組卷:15難度:0.8 -
2.沃柑果皮易剝,汁多香甜,深受喜愛?,F將沃柑幼苗置于密閉的容器中,測量其CO2的吸收量與光照強度、溫度的關系,結果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h2>
A.A點時該植物進行呼吸作用的場所是線粒體 B.與17℃相比,22℃條件下植株的呼吸速率更小 C.B點為光補償點,此時植株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 D.C、D兩點,植株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總量相同 組卷:38引用:10難度:0.7 -
3.紡織廠常用枯草芽孢桿菌生產的α-淀粉酶除去織物中的淀粉,為探究α-淀粉酶的最適溫度,某科研小組在適宜條件下進行了實驗,棉花初始質量為5g,每組在各自溫度下保溫20min后測量棉花減重,結果如表所示。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br />
組別 1 2 3 4 5 6 棉花減重/g 0 0.12 0.16 0.22 0.23 0.15 溫度/℃ 25 35 45 55 65 75 A.α-淀粉酶加快淀粉水解的作用機理是降低化學反應的活化能 B.本實驗需要控制的無關變量有保溫時間和棉花初始質量等 C.隨著溫度的持續升高,α-淀粉酶的活性也隨之上升 D.實驗結果說明α-淀粉酶催化作用的最適溫度在65℃左右 組卷:9難度:0.6 -
4.肌衛星細胞是骨骼肌中除肌細胞外的一種干細胞。力量訓練時肌細胞受損會激活肌衛星細胞進行增殖分化,產生新的肌細胞與現有的肌細胞融合來修復肌肉損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h2>
A.肌衛星細胞與肌細胞基因組成相同,基因表達情況也相同 B.新的肌細胞與現有肌細胞的融合可能使肌細胞擁有多個細胞核 C.力量訓練造成的肌細胞損傷會使肌肉萎縮,危害人體健康 D.肌細胞已高度分化,所以其細胞核不具有全能性 組卷:5引用:3難度:0.7 -
5.某生物科技小組的同學利用完全培養液,對某種植物離體的葉肉細胞進行懸浮培養,進行了一系列實驗測定,繪制成如圖所示曲線。據圖分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葉肉細胞中與呼吸作用有關的酶的最適溫度可能更高 B.在35℃時,葉肉細胞的光合作用速率與呼吸作用速率相等 C.該實驗的目的是探究溫度對葉肉細胞光合作用速率與呼吸作用速率的影響 D.保持其他條件不變,突然增強光照時,短時間內葉肉細胞中C3的含量將減少 組卷:20難度:0.7 -
6.科研人員發現了一種色素缺失的豌豆變異植株,提取其色素并進行了紙層析分離,結果如圖(圖中數字代表正常植株的色帶位置)。以下關于該變異植株的描述正確的是( ?。?/h2>
A.缺失葉綠素b,植株對藍紫光、紅光吸收的能力減弱 B.缺失胡蘿卜素,植株對藍紫光吸收的能力減弱 C.缺失葉綠素a,植株對紅光吸收的能力減弱 D.缺失葉黃素,植株對藍紫光吸收的能力減弱 組卷:39難度:0.7 -
7.如圖表示植物光合作用的一個階段,下列各項敘述正確的是( )
A.該階段的反應場所是類囊體薄膜 B.NADPH可以為C3的還原提供能量 C.提高溫度一定能促進C6H12O6的生成 D.無光條件有利于暗反應進行 組卷:36引用:3難度:0.8 -
8.細胞分裂時,線粒體通常依賴微絲(細胞骨架的組分之一),而均勻分配,但一些特定的乳腺干細胞分裂時線粒體不均等分配,形成一個子干細胞和一個分化細胞,后者形成乳腺組織細胞。與乳腺干細胞相比,乳腺組織細胞代謝需要更多的能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h2>
A.微絲由蛋白質組成,線粒體由細胞骨架支撐于細胞質中 B.細胞分裂產生的子細胞中的線粒體將保持均勻分布 C.乳腺干細胞分裂后,接受較多線粒體的子細胞會保持繼續分裂的能力 D.乳腺組織細胞代謝需要的能量主要來自于線粒體氧化分解葡萄糖 組卷:20引用:7難度:0.7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5題,共60分)
-
24.某植物的花色由一對遺傳因子A—a控制,現有以下雜交實驗,請分析回答:
親本:紅花(甲)×紅花(乙)→F1紅花(丙)、紫花(丁)
(1)在紅花、紫花這一對性狀中,顯性性狀是
(2)若讓紅花(丙)的所有植株均與紫花(丁)雜交,則理論上子代的性狀表現及比例為
(3)自然界配子的發生、個體的發育受多種因素制約,存在致死現象。若該植物含有a的花粉全部死亡,遺傳因子組成為Aa的植株自交,子代的遺傳因子組成及比例為:組卷:2引用:1難度:0.6 -
25.“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荔枝果肉多汁酸甜可口,營養價值很高?;卮鹣铝袉栴}:
(1)某研究小組用所學知識檢測荔枝“果汁”中的糖類:將適量荔枝果肉榨汁并過濾,取2mL濾液注入試管中,向試管中注入1mL
(2)《荔枝圖序》描述荔枝采摘后情況:“一日而色變,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變”,該研究小組發現采摘后的荔枝果實在自然條件下,由于果皮中的多面氧化酶的作用而褐變,褐變導致荔枝果實新鮮程度下降。該研究小組為研究不同溫度對荔枝的保鮮效果,進行了為期5天的實驗探究,研究小組根據實驗結果繪制如圖。
①圖中保鮮效果最適宜的溫度是
②該結果可得出的結論是:
③該研究小組想進一步探究氧氣濃度(0%~10%)在圖中最適宜的溫度下,對荔枝果皮褐變面積的影響,請你參照以上實驗簡要寫出實驗思路組卷:19引用:4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