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四川省南充市儀隴縣宏德中學高一(上)開學語文試卷

          發布:2024/11/24 14:0:2

          一、語言文字運用

          • 1.下列句子中,沒有錯別字且加點字注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

            組卷:21引用:2難度:0.6
          • 2.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上依次填入詞語,全部恰當的一項是(  )
                  所謂文學,就是______的一種美術。言所以達意,_______意決不是完全可以言達的。在文學作品中,言語之先的意象和情緒意旨所______的語言,都要_______,才能引起美感。

            組卷:30引用:2難度:0.5
          • 3.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組卷:42引用:3難度:0.7
          • 4.下列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  )
                  欣賞書法作品一般先看其總體的氣勢和神采,然后欣賞章法與結構,最后是分析基本筆畫。書法的用筆——              。加上用墨有枯濕濃淡的變化,更可增添一份氣韻。
            (摘自吳永謙《如何欣賞書法作品》)

            組卷:31引用:2難度:0.8
          • 5.某班圍繞“保護文化遺產”展開討論,下面是四位同學的發言記錄,其中偏離議題的一項是(  )

            組卷:18引用:3難度:0.6

          現代文閱讀

          • 14.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長志氣   硬骨氣   蓄底氣
            王利中
                  ①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強調:“新時代的中國青年要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不負時代,不負韶華,不負黨和人民的殷切期望!”親切的勉勵、深情的寄語,鼓舞新時代的中國青年以長志氣、硬骨氣、蓄底氣的姿態,在新的征程上奮力奔跑,為黨和人民建立新功業。
                  ②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我們要堅定理想信念,做有志氣的新時代青年。長志氣,就要不斷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以堅定的理想信念砥礪對黨的赤誠忠心。中共一大代表平均年齡28歲,長征途中紅軍將領平均年齡不足25歲,“嫦娥”團隊、“神舟”團隊平均年齡33歲,“北斗”團隊平均年齡35歲……一代代充滿救國報國強國志氣的優秀青年,把青春和熱血融入祖國江河,展示了磅礴力量。在東京奧運會上,21歲的楊倩首次參加奧運會,便以出色的成績摘得兩塊金牌;23歲的陳雨菲歷經82分鐘鏖戰贏得勝利,讓中國羽毛球隊時隔9年重奪奧運會女單金牌;14歲的全紅嬋首次參加奧運會,就以“三跳滿分”的成績勇奪跳水女子10米臺金牌……一個個年輕小將以永不言棄的昂揚精神,用高超穩定的競技水平,拼搏奮斗,為國爭光,展示了不懈奮斗的青春風采。新時代的中國青年要心懷“國之大者”,把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作為人生追求,在感悟真理力量中堅定志氣,在學思踐悟中堅定理想信念,在奮發有為中踐行初心使命。
                  ③人無剛骨,安身不牢。在黨的百年奮斗過程中,一代代青年勇立潮頭,爭做先鋒,展現了中國人的骨氣。這種骨氣體現在“風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饑志越堅”的紅軍戰士身上,體現在“寧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鐵人王進喜身上,體現在“寧灑熱血,不失寸土”的新時代衛國戍邊的英雄官兵身上。硬骨氣,必須弘揚優良傳統,賡(gēng)續紅色血脈,涵養“越是艱險越向前”的英雄氣概,堅持“敢教日月換新天”的昂揚斗志,堅守“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氣節。讓骨氣充盈,讓精神強健,才能更好肩負起實現民族復興的重任。
                  ④自信源于底氣,底氣源于努力。中國已經徹底告別了任人宰割的歷史,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這份底氣,源于五千多年中華文明的深厚底蘊,源于黨的堅強領導和中國人民的艱苦奮斗。新時代的中國青年生逢強國盛世,肩負奮斗重任。蓄底氣,意味著自信面對未來,善于擔當作為。不斷追求“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精神境界,深刻理解把握時代潮流和國家需要,頑強拼搏、開拓進取,才能以實干成就一番事業。
                  ⑤志氣、骨氣、底氣,相互依存,相輔相成。新時代中國青年只有不斷長志氣、硬骨氣、蓄底氣,接續奮斗、砥礪前行,才能不負時代、不負韶華,以實際行動交出合格答卷。
            (摘編自《人民日報》2021年8月19日)(1)下列對本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長志氣、硬骨氣、蓄底氣是本文的核心觀點。
            B.把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作為人生追求,天下之事無不可成。
            C.第③段運用舉例論證的方法,論證了硬骨氣,必須弘揚優良傳統,才能更好地肩負起實現民族復興的重任。
            D.第④段運用講道理的方法,論證了“自信源于底氣,底氣源于努力”的觀點。
            (2)請簡要論述第③段的論證思路。

            組卷:5引用:3難度:0.5
          • 15.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材料一:
                  7月20日16時~17時,河南省會鄭州一小時降雨量達到201.9毫米,達到了近50年來的單小時降雨量極值。從17日20時算起到20日20時,三天的降雨量已接近過去一年的總量。截至8月9日上午,這一輪極端天氣已造成河南省內超過1481萬人受災,至少302人死亡,50人失蹤;農作物受災面積1620萬畝,絕收面積513.7萬畝;洪澇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337.15億元。
                  發生在河南省內的一幕幕只是2021年全球極端天氣頻發的縮影。2月,冬季向來不太冷的希臘北部氣溫突然下降到-20℃,著名的雅典衛城被厚厚的白雪包裹起來;5月,颶風“陶特”在印度西南海岸登陸,古吉拉特邦至少20萬人受災;6月,在美國加州北部的沙斯塔三一國家森林公園,閃電引發了“熔巖大火”,在強風、高溫和干旱天氣的助推下,熊熊野火迅速蔓延,又引起火龍卷風;7月,歐洲中西部地區的強降雨引發罕見的滔天洪水……
                  越來越頻繁的極端天氣已經嚴重影響了人類的正常生活和經濟活動。西歐的洪水導致至少200人喪生,逾千人下落不明,修復受損公路和鐵路預計需要花費數十億歐元。全球兩大糧倉美國和巴西今年夏天遭遇罕見旱災,致使糧食價格急劇攀升,聯合國糧農組織的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5月,全球糧食價格指數同比上漲近40%。
            (摘編自《財經》2021年第17期)材料二:
                  大量研究表明,氣候變化不僅對自然生態有害,也會危及人類健康。一項最新研究發現,高溫、臭氧濃度升高可能導致人們心臟健康狀況惡化。研究結果顯示,美國城市夏季的高溫與人的心率變異性降低有關,低心率變異性與心臟病發作的死亡風險增加相關。
                  全球氣候變暖導致春天提前到來,令人過敏的花粉也會在一年中傳播得更早,全球每年因花粉過敏的人數都在不斷地增加。近年來,人類過敏癥呈上升趨勢的部分原因,可能是二氧化碳含量上升和氣溫升高。由于氣候變暖,植物開花期提早,花粉總量增多,人們對花粉的敏感性也在增加。一些溫度和降水模型顯示,到2040年,全球花粉含量與現在相比可能會增加1倍以上。雖然遺傳因素在過敏癥中起著很大的作用,但更長的花季和更密集的花粉可能會加重過敏患者的癥狀。
                  此外,全球氣候變化還會加快疾病傳播的速度并擴大其傳播范圍。某些傳播致病因子的昆蟲受天氣變化的影響很大,因為這些病媒是冷血動物,它們需要依靠周圍環境來控制體內熱量,氣溫升高可能有利于這些昆蟲將瘧疾等某些傳染病傳播到新的地區。降雨量增加也對昆蟲有利,一些研究已將降雨量增加與疾病暴發,特別是水傳播疾病的暴發聯系在一起。
            (摘編自《科學24小時》2021年第2期)材料三:
                  碳匯是一種可以吸收并儲存大氣中二氧化碳的自然系統,地球上主要的自然碳匯是植物、海洋和土壤。植物從大氣中吸收二氧化碳用于光合作用。當植物死亡和分解時,其中一部分二氧化碳被轉移到土壤中。海洋是二氧化碳的主要碳儲存系統,海洋生物也會吸收這些氣體進行光合作用,一些二氧化碳就會溶解在海水中。陸地和海洋的碳匯吸收了人類活動約一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由于森林砍伐等人類活動,吸收部分溫室氣體的這些自然碳匯的吸碳能力可能正在變弱,甚至停止吸碳。如今,科學家們正在尋求新的途徑,設計人工隔離二氧化碳或將二氧化碳儲存起來的新技術、新途徑。
            (摘編自《科學24小時》2021年第2期)(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材料一、二側重介紹氣候變暖或極端天氣的危害,材料三則側重介紹碳匯這一與氣候有關的概念。
            B.材料一既報道了我國的極端天氣事件,也介紹了世界各地發生的類似事件,豐富了新聞的內容。
            C.材料二在說明花粉過敏與氣候變暖之間的關系時,運用了作比較和舉例子的說明方法。
            D.材料三啟示我們,處理全球氣候變暖的問題可以從保護自然碳匯——植物、海洋和土壤入手。
            (2)根據材料一、二,全球氣候變暖或極端天氣會給人類帶來哪些危害?請簡要概括。

            組卷:2引用:3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