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學年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東方紅中學高二(下)第三次統測物理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第1~8題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每題4分,共28分;第9~12題有多項符合題目要求,每題6分,共18分,全部選對的得6分,選對但不全的得3分,有選錯的得0分。
-
1.在原子結構的研究方面,科學家前赴后繼、不斷完善,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
A.湯姆孫通過對陰極射線的研究發現了電子,使人們認識到原子本身是有結構的 B.盧瑟福通過對α粒子散射實驗現象的分析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完全否定了湯姆孫的“棗糕模型” C.玻爾把微觀世界中物理量取分立值的觀念應用到原子系統,提出了自己的原子結構假說,完全否定了核式結構模型 D.玻爾的原子理論只成功解釋了氫原子光譜的實驗規律,這說明了玻爾模型也是有局限性的 組卷:15引用:4難度:0.9 -
2.匝數n=20的線圈在勻強磁場中繞垂直于磁場方向的軸勻速轉動,穿過線圈的磁通量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在t=0.2s時,線圈位于中性面 B.在t=0.2s前后,線圈中的電流方向發生變化 C.0-0.1s的過程中,線圈產生的平均電動勢為20V D.線圈產生電動勢的瞬時值表達式e=10πsin5πt(V) 組卷:86引用:4難度:0.6 -
3.日本政府于4月13日召開會議,決定在未來兩年福島核廢水罐達到蓄水峰值后,將稀釋過的廢水排入大海,引發世界一片嘩然。福島核電站的核廢水中放射性物質“氚”難以清除。關于“氚”的一個核反應方程為
H+21H→31He+X,對此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42A.反應后總結合能變大 B.核反應產物中的X粒子為 e0-1C.反應前后核子的總質量相等 D.該核反應也是世界各地正在運行的核電站中的主要核反應 組卷:61引用:4難度:0.7 -
4.如圖甲所示,質量為0.5kg的木塊靜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0時刻起在木塊右端施加一水平向右、大小按圖乙所示隨時間t變化的拉力F,圖像為一半圓,4s后撤去力F。則整個過程中物體所受拉力F的沖量大小以及木塊在4s末的速度大小分別為( )
A.4 N?s,8 m/s B.4 N?s,2 m/s C.2π N?s,4π m/s D.2π N?s,π m/s 組卷:61引用:3難度:0.7 -
5.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a、b、c為三盞完全相同的燈泡,L是自感線圈,直流電阻為RL,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合上開關后,c先亮,a、b后亮 B.合上開關后,b、c先亮,電路穩定時b最亮 C.斷開開關時,N點電勢高于M點 D.斷開開關后,c馬上熄滅,a緩慢熄滅,b閃一下后緩慢熄滅 組卷:141引用:5難度:0.6
三、計算題
-
15.如圖所示,MN、PQ是兩根足夠長的光滑平行的金屬導軌,導軌間距離L1=0.2m,導軌平面與水平面的夾角θ=30°,導軌上端連接一個阻值R=0.4Ω的電阻。整個導軌平面處于垂直于導軌平面向上的勻強磁場中,磁感應強度B=0.5T.現有一根質量m=0.01kg、電阻r=0.1Ω的金屬棒ab垂直于導軌放置,且接觸良好,金屬棒從靜止開始沿導軌下滑L2=1m后達到勻速直線運動,且始終與導軌垂直。g=10m/s2,導軌電阻不計,求:
(1)金屬棒沿導軌下滑過程中速度最大值;
(2)金屬棒沿導軌勻速下滑時ab兩端的電壓;
(3)金屬棒從靜止達到勻速的過程中,通過電阻R的電量和熱量。組卷:135引用:6難度:0.4 -
16.物體A置于靜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平板小車B的左端,在A的上方O點用細線懸掛一小球C(可視為質點),線長L=0.8m.現將小球C拉至水平無初速釋放,并在最低點與A物體發生水平正碰,碰撞后小球C反彈的最大高度為h=0.2m,已知A、B、C的質量分別為mA=4kg、mB=8kg和mC=1kg,A、B間的動摩擦因數μ=0.2,A、C碰撞時間極短,且只碰一次,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1)求小球C與物體A碰撞前瞬間受到細線的拉力大小;
(2)求A、C碰撞后瞬間A的速度大小;
(3)若物體A未從小車B上掉落,小車B的最小長度為多少?組卷:153引用:9難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