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山東省泰安六中中考語文二模試卷
發布:2024/12/4 0:0:1
一、積累運用
-
1.下列各句中加點字的字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蘆葦叢中還有一種不知名的香草,一縷一縷(lǚ)地摻(cān)雜在蘆葉的清香里,使杜小康不時地去用勁嗅(xiù)著。 B.不要輕覷(qù)了事業對精神的濡(rú)養或反之的腐蝕作用,它以深遠的力度和廣度,挾(xié)持著我們的精神,以成為它麾(huī)下持久的人質。 C.每逢驟(zhòu)雨猝(cuì)至,這兩位物理學家就匆忙把設備搬進棚屋,大開著門窗讓空氣流通,以便繼續工作,而不至于因煙窒(zhì)息。 D.在山麓(lù)、溝壑(hè)、河谷、湖泊(bō)、海洋等比較低洼的地方,有許多泥沙不斷地被留下來,它們填充著湖泊,墊高了河床。 組卷:6引用:1難度:0.6 -
2.下列各句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A.那種熙熙然庭院的靜幕,是一輩子思慕著的。 B.問題的關鍵究竟何在呢?要養成優雅風度應該遵循哪些準則?——收集那些難以逐一熟記的行為舉止的“道德箴言”,是不是一件輕爾易舉的事情呢? C.百十個腰鼓發出的沉重響聲,碰撞在四野長著酸棗樹的山涯上,山涯驀然變成牛皮鼓面了,只聽見隆隆,隆隆,隆隆。 D.在那田壟里埋葬過我的歡笑,在那稻棵上我捉過蚱蜢,在那沉重的鎬頭上留著我的手印。 組卷:8引用:1難度:0.9 -
3.下列各句中加點成語運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再小的事物,借助這對眼睛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像一只獵鷹從高空朝一只膽怯的耗子俯沖下來,這對眼睛不會放過細枝末節的細節,同樣也能全面揭示廣袤無垠的宇宙。 B.現在為了方正有些需要,事業需要,有時候就去賣狗皮膏藥,做點招搖撞騙的事情。 C.對于叔叔回國這樁十拿九穩的事,大家還擬定了上千種計劃,甚至計劃到要用這位叔叔的錢置一所別墅。 D.陽光使這位身披白色披風的巨人變化多端:融雪處裸露出大山黧黑的骨骼,有如刀削一般,棱角與層次畢現,富有雕塑感。 組卷:19引用:1難度:0.8 -
4.下列各句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A.中國哲學自始就關注人,其體系中的學以成人,不僅是成就全面發展的人格,更多的是成就一種技藝。 B.《全唐詩》作為一本唐詩合集,編校于清代康熙年間,收錄了約二千二百余名詩人的四萬八千九百余首詩作。 C.研制團隊采用了主動懸架設計并開展了內場下陷脫困,通過主動懸架構型的變化,實現了“祝融號”的抬輪和蠕動。 D.從面對現實、面向未來的層面出發,中美雙方確認了各自政府的優先事項、彼此的紅線及可能的合作領域。 組卷:273引用:10難度:0.8 -
5.下列各句中標點符號使用有誤的一項是( )
A.他對杜小康說:“明年春天之前就回家,柳樹還沒有發芽時就回家……”他甚至向兒子保證:“我要讓你讀書,無憂無慮地讀書……” B.在這個小村,數他走的地方多,見的世面廣;他又好戴高帽兒,講排場,擺闊氣。 C.我贊美白楊樹,就因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農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們民族解放斗爭中所不可缺的樸質,堅強,力求上進的精神。 D.“快來呀!”杰里沖著我大喊——他是我最好的朋友,“就因為你過去生病,所以就要當膽小鬼?這沒道理。” 組卷:36引用:1難度:0.7
二、閱讀
-
14.閱讀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各題。
涵養幾分靜氣 ①一則故事,讀來耐人尋味。父親丟了一塊表,抱怨著四處尋找,可怎么也找不到;等他出去后,兒子悄悄進屋,不一會兒就找到了。父親很好奇,兒子則回答:我就安靜地坐著,聽到滴答滴答的聲音,表就找到了。
②這就是“心靜”的力量。“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一事當前,苦惱抱怨無濟于事,煩躁驚慌也于事無補,唯有穩住陣腳、靜下心來、凝神細思,方能尋覓解決之道。諸葛亮在《誡子書》中一語道破“靜”的重要,“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堅守內心的寧靜,保持清醒的頭腦,才能見天地之精微,察萬物之規律。那么,“靜心功夫”從何處得來?
③涵養靜心功夫,離不開嚴格的自律。毛澤東同志在湖南一師求學時,特意到最喧鬧的地方讀書,目的就是鍛煉意志,讓自己能夠胸懷靜氣,心緒不受外界所擾。為了讓自己安靜下來,有人給自己定下“靜坐”的“日課”,堅持每天獨坐兩小時,終于改掉了身上浮躁的毛病。嚴格的自律,助人逐漸養成寧靜、專一的心態,讓人雖得意而不忘形、處困頓而不沉淪、臨誘惑而不搖擺,也因靜而明志,因靜而生慧。
④有人說,每臨大事有靜氣。大事當前的靜心功夫,往往得益于艱難困苦的歷練。蘇軾《書舟中作字》記載,一次乘船途中,灘險舟危,舟中士子面無人色,唯獨他“作字不少衰”。這份從容蓋因其“更變亦多矣”,所以能 臨事不懼,處變不驚。可見,不憚于在難事、煩事、急事、苦事上多磨煉,就能將內心打磨得成熟豁達,沉穩有定力,不再拘泥于一時一事的得失;多經歷幾番雨疏風驟的洗禮,耐得幾回興衰榮辱的打磨,就能在大事來臨之時,氣定神閑、沉著冷靜,抵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
⑤讀書以養性,書畫以養心。“靜心功夫”,還可從讀書中來。寂寞憂愁時讀一闕《定風波》,心會變得豁達敞亮;委屈不平時讀一卷《寬容的哲學》,能收獲“既忍且耐”的智慧。身處低谷之時,從書中汲取前行的力量,縱使“山重水復”也終將迎來“柳暗花明”;得意之時,時常讀書以自省,也才能“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端起沉甸甸的書本,走進書中的世界,浮躁之氣便能蕩滌一空,久而久之,自然能尋得“此心安處”。
⑥古人云:“人心多從動處失真。若一念不生,澄然靜坐,云興而悠然共逝,雨滴而冷然俱清,鳥啼而欣然有會,花落而瀟然自得。何地無真境,何物無真機。”涵養幾分靜氣,絕非暮氣沉沉,而是多一些沉潛、少一些浮躁,多一些從容不迫、少一些進退失據。“靜心”的功夫,助人眼界開闊,胸襟豁達,挺過如磐風雨,包容萬千氣象,尋得生命真諦。
(文/宋威選自《人民日報》2018年1月16日04版)(1)閱讀全文,請談談如何才能做到“涵養靜氣”。
(2)文章首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3)文中第③段畫線的句子運用了怎樣的論證方法,有什么作用?
(4)請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再寫出一個“涵養靜氣”的方法。組卷:486引用:14難度:0.5
三、作文
-
15.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我可以接受失敗,但絕對不能接受未奮斗過的自己。——宮崎駿
一個人之所以迷人,是因為他善于做自己。——佚名
以上材料引發你怎樣的聯想和感悟?請任選一則,自選角度,自擬標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①文體不限(詩歌除外),文體特征鮮明。②不得抄襲,不得套作。③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如有需要,請用“×××”代替。組卷:2引用:1難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