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4.5 牛頓運動定律的應用》2023年同步練習卷(10)
發布:2024/8/7 8:0:9
一、選擇題
-
1.2020年12月12日,太鄭高鐵正式通車運營,將太原至鄭州的運行時間壓縮至2個多小時。現有一輛由12節車廂編組的列車,第1、4、5、7和11共五節為動力車廂,其余為非動力車廂,每節車廂質量都為m。當列車在平直軌道上勻加速起動時,若每節動力車廂提供的牽引力大小均為F,每節車廂所受阻力均為車重的k倍,則起動時( )
A.乘客對車廂的作用力方向豎直向下 B.列車的加速度大小為 F-kmgmC.第1節車廂對第2節車廂的作用力大小為 7F12D.第11節車廂對第12節車廂的作用力大小為 3F12組卷:60引用:3難度:0.6 -
2.如圖甲所示,某同學利用橡皮筋懸掛手機的方法模擬蹦極運軸線性加速度動,并利用手機的加速度傳感器研究加速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示。手機保持靜止時,圖像是示的加速度值為0,自由下落時,圖像顯示的加速度值約為-10m/s2,忽略空氣阻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t=0.6s時,手機已下降了約1.8m B.t=0.8s,手機正向上加速運動 C.加速度達到最大時,手機速度為0 D.0.6-0.8s時間內,橡皮筋的拉力逐漸減小 組卷:138引用:2難度:0.6 -
3.將小球豎直上拋,假設運動過程中空氣阻力不變,其速度—時間圖像如圖所示,則物體所受的重力和空氣阻力之比為( )
A.3:5 B.5:3 C.5:7 D.7:5 組卷:9引用:1難度:0.7
四、解答題
-
10.如圖所示,質量m=2kg的物體靜止于水平地面的A處,A、B間距L=20m.用大小為30N,沿水平方向的外力拉此物體,經t0=2s拉至B處.(取g=10m/s2)
(1)求物體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μ;
(2)該外力作用一段時間后撤去,使物體從A處由靜止開始運動并能到達B處,求該力作用的最短時間t.組卷:486引用:20難度:0.1 -
11.如圖為“山東艦”上進行“殲—15”艦載機起降訓練的示意圖,起飛跑道由長度為l1=160m的水平跑道和長度為l2=13.5m的傾斜跑道兩部分組成,水平跑道與傾斜跑道末端的高度差h=2.7m。一質量為m=2.0×104kg的飛機,其噴氣發動機的推力大小恒為F=1.2×105N,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同,在運動過程中飛機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為飛機重力的
。假設“山東艦”處于靜止狀態,飛機可看成質點且質量不變,g取10m/s2。110
(1)求飛機到達傾斜跑道末端時的速度大小;
(2)為了使飛機在傾斜跑道的末端達到起飛速度100m/s,外界還需要在整個水平跑道階段對飛機施加助推力,求助推力F推的大小(結果保留2位有效數字)。組卷:35引用:4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