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湖南省張家界市桑植縣七年級(上)期中生物試卷
發布:2024/10/24 18:0:2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50分,請將正確答案填入答案欄中)
-
1.公園內,一只雌野鴨帶領幾只剛孵化出的小鴨在水中覓食,看到游人靠近后,雌鴨大聲鳴叫并帶領小鴨迅速游到湖中深水處。上述實例中,沒有體現的生物特征是( )
A.生物能繁殖后代 B.生物能排出體內產生的廢物 C.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 D.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 組卷:339引用:20難度:0.5 -
2.以下優美的詩句中,不包含生物生命現象的是( )
A.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春燕啄春泥 B.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C.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D.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組卷:26引用:4難度:0.5 -
3.小麥和水稻是糧食作物,菊花和牡丹是觀賞植物,甘草和田七是藥用植物。這是根據生物的什么特征來進行分類的( )
A.用途 B.形態結構 C.生理功能 D.生活環境 組卷:702引用:81難度:0.5 -
4.為了解某市居民對X食品的認知狀況,政府部門選擇××小區的500名居民進行了調查,部分調查結果如下表。從表中可得出的正確結論是( )
月收入(元) 小于1000 1000~3000 3000~5000 5000~8000 接受X食品的比例 54.1% 45.3% 40.1% 13.2% A.月收入越低,接受X食品的比例越高 B.月收入越高,接受X食品的比例越高 C.月收入4500元的人群接受X食品的比例比月收入3500元的高 D.初中學生比高中學生接受X食品的比例高 組卷:72引用:2難度:0.5 -
5.在“天宮課堂”第三課上,神舟十四號航天員們向大家展示了實驗艙里水稻的生長狀況。在微重力環境下,水稻的株型不是很整齊,有的長歪了,有的躺平了,不能完全整齊朝一個方向生長。這一現象說明( )
A.生物影響環境 B.生物與環境相互影響 C.環境影響生物 D.重力是植物生存必須條件 組卷:61引用:9難度:0.5 -
6.地衣是由真菌和藻類共同生活在一起形成的,藻類能為真菌的生活提供營養物質,真菌通過分解作用為藻類提供水和無機鹽,二者彼此有利。這種現象稱為( )
A.寄生 B.共生 C.競爭 D.捕食 組卷:28引用:5難度:0.5 -
7.某生態系統中四種生物所含能量關系如圖所示。假設這四種生物只構成一條食物鏈,在一段時間內,如果甲被大量捕殺,短時期內最可能引起的變化是( )
A.丙和丁數量增加 B.乙和丙數量增加 C.乙和丙數量減少 D.乙、丙、丁數量都減少 組卷:35引用:4難度:0.5 -
8.魯迅先生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的描寫“不必說……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葚;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輕捷的叫天子(云雀)突然從草間直竄向云霄里去了……油蛉在這里低唱,蟋蟀們在這里彈琴……”下列觀點正確的是( )
A.百草園可以看成一個生態系統 B.云雀屬于消費者,對生態系統沒有任何作用 C.生態系統的成分越復雜,其自動調節能力越弱 D.“蟬→草→云雀”是一條食物鏈 組卷:33引用:2難度:0.5 -
9.如圖是某生態系統示意圖,⑤是細菌和真菌,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該生態系統中只有一條食物鏈 B.②是生產者,③、④是消費者 C.②→③→④→⑤構成一條食物鏈 D.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組成生態系統的生物部分 組卷:37引用:3難度:0.5 -
10.小剛在建黨100周年的黨史學習過程中,了解了紅軍長征“翻雪山”“過草地”的感人事跡,其中革命先烈走過的“沼澤草地”屬于( )
A.草原生態系統 B.農田生態系統 C.森林生態系統 D.濕地生態系統 組卷:38引用:6難度:0.5
二、非選擇題(每空2分,共50分)
-
29.生物學課堂上同學們開展“制作細胞模型”項目化學習活動,活動通過觀察細胞結構后,制作細胞模型、評價模型作品兩個環節。
(1)【制作】某同學利用各種顏色的橡皮泥制作出植物細胞模型(如圖)。指出該模型存在的缺陷
(2)【評價】評價量規既是作品制作過程的指引,又是作品等級評定的依據。如下表為某小組制定的量規,將表中空白處補充完整。植物細胞模型評價量規 評價指標 作品等級 優秀 合格 待改進 結構完整性 結構完整 結構不完整有2處及2處以上缺失 材料與匹配 模型材料的選擇能體現細胞中2個結構功能 模型材料的選擇能體現細胞中1個結構的功能 模型材料的選擇未能體現細胞結構的功能 美觀與成本 材料環保,易得且成本低 材料環保,但成本較高 材料不環保,且成本較高 我的改進 細胞結構 所選材料 選擇理由 組卷:41引用:3難度:0.5 -
30.科學探究是探索生命的重要方法,是人們主動獲取知識、認識世界的重要途徑之一。請你仔細閱讀下面資料,完成下列問題。
有一次小明上街買回來一袋黃豆芽放在窗外的陽臺上忘記吃了,待幾天后竟發現許多黃豆芽變成了“綠豆芽”,小明覺得奇怪,就把這一發現告訴了同學們,他們決定把這個問題搞清楚,請你和他們一起去探究。
(1)你的問題是:
(2)針對你的問題,請作出假設:
(3)設計實驗方案:
①取一定數量的新鮮的黃豆芽分成兩份,分別放在甲、乙兩個容器中。
②甲放在
(4)該實驗的預期效果是:
(5)該實驗結論:葉綠素的形成需要組卷:2引用:2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