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廣東省茂名市高州市中考物理一模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本題共7小題,每小題3分,共21分)
-
1.對中學生的估測符合實際的是( )
A.身高約為165m B.步行速度約為10m/s C.體重約為500N D.脈搏1s跳動次數約為60次 組卷:88引用:3難度:0.9 -
2.如圖所示,舞臺上經常用噴撒干冰(固態二氧化碳)的方法制造白霧以渲染氣氛。對“白霧”的形成,以下解釋正確的是( )
A.上述現象的形成涉及的物態變化主要有凝華與液化 B.干冰升華成二氧化碳氣體吸熱使周圍環境溫度降低,二氧化碳氣體液化形成白霧 C.白霧就是水蒸氣 D.形成白霧的過程中要放出熱量 組卷:159引用:2難度:0.8 -
3.中國詩詞蘊含著豐富的光學知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小時不識月,呼做白玉盤”,天上的月亮是天然光源 B.“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水中的月亮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C.“潭清疑水淺,荷動知魚散”,“疑水淺”是因為光一直沿直線傳播 D.“峰多巧障日,江遠欲浮天”,“巧障日”是因為光在經過山峰時發生了折射 組卷:71引用:1難度:0.7 -
4.關于安全用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用濕布擦正在發光的白熾電燈或日光燈 B.人跟火線接觸,一定會發生觸電事故 C.家庭電路必須安裝保險盒或空氣開關 D.更換燈泡可以不斷開控制燈泡的開關 組卷:44引用:2難度:0.7 -
5.如圖所示,水杯放在桌面上,有一鉛球沉于水底,這時鉛球受到的力有( )
A.重力、浮力、水的壓力、杯底的支持力 B.重力、浮力、對杯底的壓力 C.重力、浮力、杯底的支持力 D.重力、杯底的支持力 組卷:225引用:5難度:0.7 -
6.如圖所示四個實驗中,能說明電動機工作原理的是( )
A. B. C. D. 組卷:24引用:2難度:0.7 -
7.臥室里的同一個照明燈通常用兩個單刀雙擲開關控制,一個安裝在進門處,另一個在床頭附近,操作任意一個開關均可以開燈、關燈,如圖中能滿足設計要求的是( )
A. B. C. D. 組卷:313引用:6難度:0.5
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21分)
-
8.冬天人們常搓手取暖,這是通過 方式來改變物體的內能;小萱放學一進家門,看到媽媽在做飯,做飯主要是通過 方式改變物體的內能。
組卷:24引用:3難度:0.8
六、綜合題(每空1分,共18分)
-
24.小明利用圖甲所示裝置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凸透鏡焦距為10.0cm。
(1)為使像完整呈現在光屏中央,應調節燭焰、凸透鏡、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
(2)小明三次在光屏上看到燭焰的像如圖乙所示,A′、B′、C′分別是A、B、C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實驗前調節儀器時,曾在光屏上看到窗外景物所成的像,這個像與圖乙中 (選填“A”、“B”或“C”)的成像原理相同。把蠟燭移到D點時,光屏上找不到像,原因是此時燭焰 (選填“成實像”、“成虛像”或“不成像”)。
(3)分析圖乙得出:凸透鏡所成的實像都是 (選填“正”或“倒”)立的;燭焰靠近凸透鏡時,實像 (選填“靠近”或“遠離”)凸透鏡,因此用相機拍完遠景再拍近景時,應將鏡頭向 (選填“靠近”或“遠離”)景物的方向調一些。
(4)顯微鏡和望遠鏡的鏡頭都由一組(兩個)凸透鏡組成,顯微鏡將微小物體兩次放大成像;望遠鏡將遠處的物體在近處成像。小明將凸透鏡、蠟燭移回圖甲所示位置,在光具座60cm刻度線處又放置一個相同的凸透鏡,并取走光屏,眼睛在右側透過兩個凸透鏡也可觀察到燭焰的像,他模擬的是 (選填“顯微鏡”或“望遠鏡”)的成像原理。組卷:44引用:2難度:0.5 -
25.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電熱服是一種新型的電熱器件,如圖1所示是一種常見的電熱膜。電熱膜是在絕緣的聚酯薄膜表面,經過特殊工藝加工形成的一條條薄的導電墨線,導電墨線兩端與金屬導線相連,形成同狀結構,其內部結構如圖2所示。
電熱服通電工作時沒有發紅、熾熱現象產生,所以電熱膜本身溫度并不太高,不易氧化,使用壽命長。在制造電熱膜時,會出現不同區域導電墨線厚度不均勻的現象。導電墨線電阻隨溫度變化的關系如圖3所示,這種溫度特性的優點是,它不會因厚度不均勻而出現嚴重發熱不均、局部過熱的現象,這是電熱絲所不具備的,它保證了電熱膜各處的溫度均勻。
(1)電熱膜取暖器工作時,室內空氣溫度升高是通過 方式增加空氣內能的。
(2)如圖2所示電熱膜電路,導電墨線的連接方式是 聯,正常工作時金屬導線中A、B處電流分別為IA和IB,則IAIB(填“<”、“=”或“>”)。
(3)某根導電墨線的局部導電材料脫落,如圖4C部分,這根導電墨線的電阻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因為導體的電阻大小跟 有關,它們之間的關系是 。
(4)電熱膜不會因厚度不均而出現局部過熱的現象,原因是電熱絲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 ,溫度高時發熱功率 (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組卷:96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