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陜西省榆林市定邊四中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試卷
發布:2024/8/17 0:0:1
一、選擇題:
-
1.下列關于病毒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從煙草花葉病毒中可以提取到RNA B.T2噬菌體可感染肺炎雙球菌導致其裂解 C.HIV可引起人的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 D.阻斷病毒的傳播可降低其所致疾病的發病率 組卷:996引用:25難度:0.7 -
2.下列有關植物根系吸收利用營養元素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在酸性土壤中,小麥可吸收利用土壤中的N2和 NO-3B.農田適時松土有利于農作物根細胞對礦質元素的吸收 C.土壤微生物降解植物秸稈產生的無機離子可被根系吸收 D.給玉米施肥過多時,會因根系水分外流引起“燒苗”現象 組卷:1280引用:48難度:0.7 -
3.下列有關高爾基體、線粒體和葉綠體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三者都存在于藍細菌中 B.三者都含有DNA C.三者都是ATP合成的場所 D.三者的膜結構中都有蛋白質 組卷:3引用:1難度:0.7 -
4.下列與真核生物細胞核有關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細胞中的染色質存在于細胞核中 B.細胞核是遺傳信息轉錄和翻譯的場所 C.細胞核是細胞代謝和遺傳的控制中心 D.細胞核內遺傳物質的合成需要能量 組卷:616引用:44難度:0.7 -
5.生物膜的結構與功能存在密切的聯系。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葉綠體的類囊體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 B.線粒體DNA位于線粒體外膜上,編碼參與呼吸作用的酶 C.細胞的核膜是雙層膜結構,核孔是物質進出細胞核的通道 D.溶酶體膜破裂后釋放出的酶會造成細胞結構的破壞 組卷:114引用:60難度:0.7 -
6.生物體內的DNA常與蛋白質結合,以DNA—蛋白質復合物的形式存在。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真核細胞染色體和染色質中都存在DNA—蛋白質復合物 B.若復合物中的某蛋白參與DNA復制,則該蛋白可能是DNA聚合酶 C.真核細胞的核中有DNA—蛋白質復合物,而原核細胞的擬核中沒有 D.若復合物中正在進行RNA的合成,則該復合物中含有RNA聚合酶 組卷:46引用:2難度:0.7 -
7.下列有關物質跨膜運輸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巨噬細胞攝入病原體的過程屬于協助擴散 B.固醇類激素進入靶細胞的過程屬于主動運輸 C.神經細胞受到刺激時產生的Na+內流屬于被動運輸 D.護膚品中的甘油進入皮膚細胞的過程屬于主動運輸 組卷:1357引用:64難度:0.9 -
8.取某植物的成熟葉片,用打孔器獲取葉圓片,分別放入濃度(單位為g/mL)相同的甲糖溶液和乙糖溶液中,得到甲乙兩個實驗組(甲糖的相對分子質量約為乙糖的2倍)。水分交換達到平衡時,檢測甲乙兩組的溶液濃度,發現甲組中甲糖溶液濃度升高。在此期間葉細胞和溶液之間沒有溶質交換。據此判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甲組葉細胞吸收了甲糖溶液中的水使甲糖溶液濃度升高 B.若測得乙糖溶液濃度不變,則乙組葉細胞的凈吸水量為零 C.若測得乙糖溶液濃度降低,則乙組葉細胞可能發生了質壁分離 D.若測得乙糖溶液濃度升高,則葉細胞的凈吸水量乙組大于甲組 組卷:4引用:1難度:0.5 -
9.下列關于生物體中酶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在細胞中,核外沒有參與DNA合成的酶 B.由活細胞產生的酶在生物體外沒有催化活性 C.從胃蛋白酶的提取液中沉淀該酶可用鹽析的方法 D.唾液淀粉酶催化反應最適溫度和保存溫度是37℃ 組卷:1487引用:76難度:0.7 -
10.某種H+-ATPase是一種位于膜上的載體蛋白,具有ATP水解酶活性,能夠利用水解ATP釋放的能量逆濃度梯度跨膜轉運H+.①將某植物氣孔的保衛細胞懸浮在一定pH的溶液中(假設細胞內的pH高于細胞外),置于暗中一段時間后,溶液的pH不變。②再將含有保衛細胞的該溶液分成兩組,一組照射藍光后溶液的pH明顯降低;另一組先在溶液中加入H+-ATPase的抑制劑(抑制ATP水解),再用藍光照射,溶液的pH不變。根據上述實驗結果,下列推測不合理的是( )
A.H+-ATPase位于保衛細胞質膜上,藍光能夠引起細胞內的H+轉運到細胞外 B.藍光通過保衛細胞質膜上的H+-ATPase發揮作用導致H+逆濃度梯度跨膜運輸 C.H+-ATPase逆濃度梯度跨膜轉運H+所需的能量可由藍光直接提供 D.溶液中的H+不能通過自由擴散的方式透過細胞質膜進入保衛細胞 組卷:1136引用:59難度:0.7 -
11.種子貯藏中需要控制呼吸作用以減少有機物的消耗。若作物種子呼吸作用所利用的物質是淀粉分解產生的葡萄糖,下列關于種子呼吸作用的敘述,錯誤的是( )
A.若產生的CO2與乙醇的分子數相等,則細胞只進行無氧呼吸 B.若細胞只進行有氧呼吸,則吸收O2的分子數與釋放CO2的相等 C.若細胞只進行無氧呼吸且產物是乳酸,則無O2吸收也無CO2釋放 D.若細胞同時進行有氧和無氧呼吸,則吸收O2的分子數比釋放CO2的多 組卷:986引用:78難度:0.7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40分。
-
33.圖1為不同物質跨膜運輸過程(用數字①②③④表示)的示意圖。圖2為在不提供能量的實驗條件下,科學家比較了生物膜和人工膜(僅由磷脂構成)對多種物質的通透性,結果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
(1)細胞膜具有
(2)據圖2可知生物膜和人工膜對
(3)據圖2分析,H2O通過生物膜的轉運方式包括圖1中的
(4)圖1中④所示物質跨膜運輸方式的特點是
(5)若圖甲表示的是白細胞的細胞膜,其吞噬病毒的方式為
(6)科學上鑒別死細胞和活細胞,常用染色法進行區分,例如,用臺盼藍染色,死的動物細胞會被染成藍色,而活的動物細胞不著色,從而判斷細胞是否死亡。所利用的原理是活細胞膜具有組卷:1引用:3難度:0.7 -
34.甲、乙兩圖分別是某種動物某一器官中細胞分裂圖象,請據圖回答以下問題:
(1)圖甲中與圖乙中DE段一致的細胞有
(2)此動物為
(3)若圖乙表示減數分裂示意圖,則DE段的時期含有
(4)圖甲中屬于初級精母細胞的是組卷:72引用:6難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