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福建省龍巖市長汀縣九年級(上)期中化學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第I卷共10題,每題3分,共3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
-
1.下列工藝包含化學變化的是( )
A.編織竹籃 B.糯米釀酒 C.紅木雕刻 D.搓捏面人 組卷:11引用:1難度:0.8 -
2.二百多年前,英國科學家普里斯特利經過反復實驗,得出結論:植物在陽光下能使空氣變“好”,是因為植物能釋放出“活命空氣”.他所說的“活命空氣”應該是( )
A.空氣 B.氧氣 C.氮氣 D.二氧化碳 組卷:67引用:10難度:0.9 -
3.下列對宏觀事實的解釋錯誤的是( )
A.明礬可以凈水——吸附并沉降水中細小顆粒不溶物 B.濕衣服在陽光下曬較快干——溫度升高,分子運動加快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學性質不同——原子種類不同,性質不同 D.鐵在空氣中只發生紅熱現象,在氧氣中劇烈燃燒——氧氣含量不同 組卷:27引用:1難度:0.7 -
4.認真比較下表中的內容,最能體現元素符號來自拉丁文的元素是( )
中文名稱 拉丁文 英文 元素符號 氫 Hydrogenium Hydrogen H 氧 Oxygenium Oxygen O 碳 Carbonium Carbon C 鐵 Ferrum Iron Fe A.H B.O C.C D.Fe 組卷:25引用:2難度:0.9 -
5.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A.
傾倒液體B.
過濾C.
聞氣體氣味D.
量水的體積組卷:10引用:2難度:0.7 -
6.下列實驗現象描述正確的是( )
A.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白霧 B.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發出白光,放熱 C.鐵絲在空氣中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 D.鎂在空氣中燃燒,發出耀眼的白光,生成氧化鎂 組卷:20引用:2難度:0.6
二、
-
17.某化學興趣小組對氯酸鉀制取氧氣的催化劑展開探究。請回答下列問題:
【探究一】:二氧化錳粒徑大小對催化效果的影響。
取兩份等質量氯酸鉀,分別加入等質量、粒徑大小不同的二氧化錳進行加熱,用傳感器測得固體殘留率(反應后剩余固體質量與反應前固體質量之比)如圖。
(1)二氧化錳作催化劑,加熱氯酸鉀制取氧氣的符號表達式為
(2)查閱資料得知,發生反應的溫度越低,催化效果越好。分析如圖,對氯酸鉀分解催化效果更好的是
【探究二】:催化劑用量及催化劑種類對催化效果的影響
同學們設計如下實驗方案:編號 氯酸鉀質量/g 催化劑 催化劑質量/g 收集VmL氧氣所需時間/s 實驗1 5 無 無 171 實驗2 5 二氧化錳 0.25 79 實驗3 5 二氧化錳 0.5 49 實驗4 5 二氧化錳 2.5 93 實驗5 5 氧化鐵 0.5 58 實驗6 5 氯化鉀 0.5 154
(4)二氧化錳與氯酸鉀的質量比為
(5)氯化鉀組卷:36引用:2難度:0.5 -
18.碘(I)是人體必需的重要微量元素之一。為了消除碘缺乏癥,人們需要食用“碘鹽”含規定量碘酸鉀(KIO3)的食鹽。
(1)依據標簽計算:若每天食用6g該“碘鹽”,至少攝取氯化鈉
(2)碘酸鉀(KIO3)中鉀、碘、氧三種元素的質量比為
(3)列式計算碘酸鉀(KIO3)中碘元素的質量分數。(保留到0.1%)組卷:32引用:1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