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學年江蘇省泰州二中高二(下)周練物理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本部分23小題,每小題3分,共69分)
-
1.下列單位中,屬于國際單位制的基本單位是( )
A.克 B.千克 C.米/秒 D.牛頓 組卷:66引用:6難度:0.9 -
2.如圖所示的電學器材中,屬于電容器的是( )
A. B. C. D. 組卷:205引用:8難度:0.9 -
3.下列關于質點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質點是一個理想化模型,實際上并不存在,引入這個概念沒有多大意義 B.只有體積很小的物體才能看作質點 C.研究跳水運動員在運動中的動作,可將運動員視為一質點 D.若物體的形狀,大小對所研究的問題屬于無關或次要因素時,可將此物體看作質點 組卷:55引用:1難度:0.9 -
4.下列對能的轉化和守恒定律的認識錯誤的是( )
A.某種形式的能減少,一定存在其他形式的能增加 B.某個物體的能減少,必然有其他物體的能增加 C.不需要任何外界的動力而持續對外做功的機器--永動機是不可能制成的 D.石子從空中落下,最后靜止在地面上,說明能量消失了 組卷:889引用:20難度:0.9 -
5.跳傘運動員從靜止在空中的直升飛機上下落,在打開降落傘之前做自由落體運動,打開降落傘之后做勻速直線運動。則描述跳傘運動員的v-t圖象是下圖中的( )
A. B. C. D. 組卷:263引用:18難度:0.9 -
6.如圖所示,在探究“力的合成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的實驗中,橡皮條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先用兩把彈簧秤沿兩個方向把橡皮條的結點拉到O點,記下兩個力的大小和方向,然后改用一把彈簧秤仍把橡皮條的結點拉到O點,記下其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整個過程操作規范.根據實驗數據畫出力的圖示,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圖中各個力的大小所用的比例標度相同 B.圖中的F′與F幾乎重合,說明實驗誤差很小 C.圖中的F′是用一把彈簧秤實驗時的拉力圖示 D.圖中F的方向一定與橡皮條的伸長方向一致 組卷:252引用:7難度:0.9 -
7.帶電粒子M和N,先后以不同的速度沿PO方向射入圓形勻強磁場區域,運動軌跡如圖所示。不計重力,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M帶正電,N帶負電 B.M和N都帶正電 C.M帶負電,N帶正電 D.M和N都帶負電 組卷:537引用:21難度:0.9 -
8.對物體慣性的認識,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物體運動時比靜止時的慣性大 B.質量大的物體慣性也大 C.物體向上運動時要克服慣性 D.物體加速運動與減速運動時的慣性不同 組卷:57引用:2難度:0.9 -
9.如圖所示,在用絲綢摩擦玻璃棒起電的過程中( )
A.玻璃棒帶正電,絲綢不帶電 B.絲綢與玻璃棒帶電是摩擦創造了電荷 C.玻璃棒中的電子轉移到絲綢上,絲綢帶負電 D.絲綢中的正電荷轉移到玻璃棒上,玻璃棒帶正電 組卷:123引用:2難度:0.9
三、計算題:解答時請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驟,只寫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數值計算的題,答案中必須明確寫出數值和單位(共3小題)
-
28.如圖所示,雪道與水平冰面在B處平滑地連接.小明乘雪橇從雪道上離冰面高度h=8m的A處自靜止開始下滑,經B處后沿水平冰面滑至C處停止.已知小明與雪橇的總質量m=70kg,用速度傳感器測得雪橇在B處的速度值vB=12m/s,不計空氣阻力和連接處能量損失,小明和雪橇可視為質點.問:
(1)從A到C過程中,小明與雪橇所受重力做了多少功?
(2)從A到B過程中,小明與雪橇損失了多少機械能?
(3)若小明乘雪橇最后停在BC的中點,則他應從雪道上距冰面多高處由靜止開始下滑?組卷:1204引用:15難度:0.3 -
29.如圖1所示,有一可繞豎直中心軸轉動的水平圓盤,上面放置勁度系數為k=46N/m的彈簧,彈簧的一端固定于軸O上,另一端連接質量為m=1kg的小物塊A,物塊與盤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0.2,開始時彈簧未發生形變,長度為l0=0.5m,若最大靜摩擦力與滑動摩擦力大小相等,重力加速度g=10m/s2,物塊A始終與圓盤一起轉動。則:
(1)圓盤的角速度多大時,物塊A將開始滑動?
(2)當角速度緩慢地增加到4rad/s時,彈簧的伸長量是多少?(彈簧伸長在彈性限度內且物塊未脫離圓盤)。
(3)在角速度從零緩慢地增加到4rad/s過程中,物塊與盤間摩擦力大小為f,試通過計算在坐標系中如圖2作出f-ω2圖象。組卷:412引用:14難度: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