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湘鄂冀三省七校聯考高一(下)期末生物試卷
發布:2024/11/11 21:0:2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12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
-
1.如果用純種紅牡丹與純種白牡丹雜交,F1是粉紅色的,有人認為這符合融合遺傳理論。為驗證上述問題,下列做法不正確的是( )
A.用純種紅牡丹與純種白牡丹再雜交一次,觀察后代的花色 B.讓F1進行自交,觀察后代的花色 C.對F1進行測交,觀察測交后代的花色 D.讓F1與純種紅牡丹雜交,觀察后代的花色 組卷:13引用:7難度:0.6 -
2.在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中,涉及到了自交和測交。下列相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
A.自交可以用來判斷某一顯性個體的基因型,測交不能 B.測交可以用來判斷一對相對性狀的顯隱性,自交不能 C.純合子自交的后代不會發生性狀分離,測交后代也不會 D.自交能用來驗證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測交不能 組卷:8引用:3難度:0.7 -
3.某昆蟲的兩對基因A/a和B/b分別位于常染色體和X染色體上,且a基因純合會使雌性性逆轉為雄 性。研究小組用黃色熒光染料標記基因A/a,用綠色熒光染料標記基因B/b,在顯微鏡下觀察某雄性的精巢組織,能夠說明該雄性是由性逆轉形成的是( )
A.某細胞中出現4個黃色熒光點和4個綠色熒光點,且同源染色體位于細胞兩極 B.某細胞中出現4個黃色熒光點和2個綠色熒光點,且同源染色體位于細胞兩極 C.某細胞中出現2個黃色熒光點和2個綠色熒光點,且有染色單體但無同源染色體 D.某細胞中出現2個黃色熒光點和0個綠色熒光點,且有染色單體但無同源染色體 組卷:7引用:3難度:0.7 -
4.如圖是某哺乳動物(體細胞核DNA數為2n,染色體數為2n)睪丸中某分裂細胞染色體數和核DNA 比值變化曲線圖。下列有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
A.若如圖表示精細胞形成的過程,則BC段細胞染色體數為2n或者n B.若如圖表示精原細胞形成的過程,則BC段細胞均有核膜和核仁 C.若BC段發生同源染色體聯會,則DE段會發生同源染色體非姐妹染色單體的交叉互換 D.若BC段某些細胞不存在同源染色體,由于發生C-D的變化導致D時細胞都有同源染色體 組卷:63引用:2難度:0.5 -
5.果蠅的眼色由一對等位基因(A、a)控制,在純種暗紅眼♀×純種朱紅眼♂的正交實驗中,F1只有暗紅眼;在純種暗紅眼♂×純種朱紅眼♀反交實驗中,F1雌性為暗紅眼,雄性為朱紅眼。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正交、反交實驗常被用于判斷有關基因所在的染色體類型 B.控制果蠅眼色的基因位于性染色體X的非同源區段上,朱紅眼為隱性性狀 C.若正、反交的F1中的雌雄果蠅均自由交配,其后代表型及比例不相同 D.反交實驗F1中雌雄性個體相互交配,產生的后代中暗紅眼雄性和雄性暗紅眼比例相同 組卷:10引用:1難度:0.6 -
6.將1個含14N-DNA的大腸桿菌轉移到15N-DNA培養液中,培養若干代后提取子代大腸桿菌的DNA。將DNA加熱處理,使雙螺旋解開形成單鏈,進行密度梯度離心,試管中出現兩種條帶,14N條帶占
,15N條帶占18。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78A.子代共8個DNA分子,其中2個DNA分子含有14N B.該實驗可用于探究DNA分子的半保留復制方式 C.加熱處理會破壞DNA分子的氫鍵 D.若將提取的DNA分子進行離心,也將出現兩種條帶 組卷:6引用:3難度:0.6
三、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60分)
-
19.DNA甲基化是DNA化學修飾的一種形式,能影響表現型,也能遺傳給子代。在蜂群中,雌蜂幼蟲一直取食蜂王漿而發育成蜂王,而以花粉和花蜜為食的幼蜂將發育成工蜂。研究發現,DNMT3蛋白是核基因DNMT3表達的一種DNA甲基化轉移酶,能使DNA某些區域添加甲基基團,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1)DNMT3基因經過程①(虛線框中堿基序列) 合成的RNA的堿基序列為CUUGCCAGC,則該過程是以基因的
(2)DNA甲基化若發生在基因轉錄的啟動子序列上,則會影響RNA聚合酶與該序列的識別與結合,進而
抑制基因的表達。據圖可知,DNA甲基化
(3)已知注射DNMT3siRNA(小干擾RNA)能使DNMT3基因表達沉默,蜂王的基因組甲基化程度低于 工蜂的,請設計實驗驗證基因組的甲基化水平是決定雌蜂幼蟲發育成工蜂還是蜂王的關鍵因素。
實驗思路:取多只生理狀況相同的雌蜂幼蟲,均分為A,B兩組,A組不做處理,B組
實驗預期結果:組卷:12引用:1難度:0.6 -
20.一萬多年前,內華達州比現在濕潤得多,氣候也較為寒冷,許多湖泊(A、B、C、D)通過縱橫交錯的小溪流連結起來,湖中有不少鳉魚。以后,氣候逐漸干旱,小溪流漸漸消失,形成了若干個獨立的湖泊,各湖泊生活的鳉魚形態差異也變得明顯(分別稱為a、b、c、d鳉魚)。如圖為內華達州
1萬多年以來湖泊地質的變化示意圖。
(1)一萬多年后,D湖中的
(2)在5000年前,A湖的淺水灘生活著甲水草(二 倍體),如今科學家發現了另一些植株較碩大的乙水草,經基因組分析,甲、乙兩水草完全相同;經染色體組分析,水草甲含有18對同源染色體,水草乙的染色體組數是水草甲的2倍。則乙水草產生的原因最可能是
(3)如果C湖泊中鳉魚體色有黑色和淺灰色,其為一對相對性狀,黑色基因A的基因頻率為50%。環 境變化后,鳉魚種群中基因型為AA、Aa的個體數量在一年后各增加10%,基因型為aa的個體數量減少10%,這一年該種群
(4)鳉魚與其天敵之間在進化上密切相關,鳉魚與內華達州地區的環境之間也相互影響。像這樣,組卷:6引用:1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