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3-2024學年福建省泉州市四校聯考高二(上)期中生物試卷

          發布:2024/10/10 9:0:2

          一、單選題:本大題共15小題,其中1~10題每題2分,11~15題每題4分,共40分。

          • 1.早在19世紀末,有醫生發現癌癥患者手術后意外感染釀膿鏈球菌,其免疫功能增強、存活時間延長,從而開啟了“癌癥免疫療法”的大門。“癌癥免疫療法”是指通過自身免疫系統來抗擊癌細胞的療法。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18引用:4難度:0.7
          • 2.生活中如果不小心碰傷,受傷處皮膚可能會出現“紅”、“痛”、“熱”、“腫”等現象。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33引用:8難度:0.7
          • 3.表格表示人體細胞外液和細胞內液的物質組成和含量的測定數據。敘述錯誤的是(  )
            成分(mmol/L) Na+ K+ Ca2+ Mg2+ C1 有機酸 蛋白質
            142 5.0 2.5 1.5 103.3 6.0 16.0
            147 4.0 1.25 1.0 114.0 7.5 1.0
            10 140.0 2.5 10.35 25.0 47

            組卷:8引用:1難度:0.5
          • 4.如圖是科研人員制備非洲豬瘟病毒p72蛋白單克隆抗體的流程示意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47引用:5難度:0.7
          • 5.如圖為人體局部組織示意圖,①②③④分別表示人體內不同部位的液體。據圖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102引用:6難度:0.7
          • 6.腎病綜合征患者會隨尿丟失大量白蛋白,導致血漿白蛋白減少,出現水腫。有的患者血漿中某些免疫球蛋白也會減少。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375引用:14難度:0.7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共60分。

          • 19.艾利森教授因發現了T細胞表面的CTLA-4蛋白可以作為免疫系統的“剎車分子”并將它應用于治療腫瘤而獲得了2018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這是人類在對抗腫瘤漫漫長路上的又一豐碑。分析并回答下列問題:
            ?
            (1)免疫系統有三道防線,前兩道防線因
             
            ,而被稱為非特異性免疫。這兩道防線與第三道防線其余兩道防線構成統一的整體,共同實現免疫功能,而防止腫瘤發生屬于其中的
             
            功能。
            (2)研究者通過轉基因的方法讓體外培養的小鼠結腸癌細胞膜上表達B7-1蛋白分子,B7-1可與T細胞膜上的CD28蛋白或CTLA-4蛋白結合,傳遞抗原信息。將等量的培養的這些結腸癌細胞分別注射到三組小鼠體內,每組小鼠在注射結腸癌細胞后的第0、3、6天分三次分別注射等量不含抗體的溶劑、抗CD28抗體(與CD28特異性結合的抗體)、抗CTLA-4抗體(與CTLA-4特異性結合的抗體),然后連續監測腫瘤的體積,實驗結果見圖1。所有小鼠都出現腫瘤并在5-10天持續生長,對照組和抗CD28抗體處理組的小鼠腫瘤在注射后大約23天不再縮小消退并維持較小體積;而抗CTLA-4抗體處理組小鼠
             
            ,結果表明
             

            (3)研究者認為B7-1蛋白可導致免疫系統迅速識別并殺滅腫瘤細胞,CTLA-4的作用并不顯著。他們繼續實驗,用不表達B7-1蛋白的腫瘤細胞注射小鼠,其他操作同(2)中的處理,實驗結果見圖2。在此實驗中,對照組和抗CD28抗體組小鼠均因腫瘤生長巨大,在第35天時被執行安樂死,而注射抗CTLA-4抗體的小鼠
             
            。結果提示,B7-1分子確實可促進T細胞對腫瘤的殺滅作用,但是同樣可以推測,CTLA-4抑制T細胞的信號路徑也不只是通過
             
            。施加抗CTLA-4抗體組70天后再次接種同種腫瘤細胞,仍能有效殺滅,說明抗CTLA-4抗體引發的對腫瘤的免疫可形成
             

            (4)請結合本實驗的研究結果,簡要評價用CTLA-4抑制劑治療腫瘤的優點與風險。
            優點:
             

            風險:
             

            組卷:4引用:1難度:0.5
          • 20.機體與激素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如圖是人體相關生理活動調節的過程示意圖,A~E代表結構,a~f代表物質)例如,近期某醫院內,在臨床初步診斷中發現一患者甲血清甲狀腺激素水平明顯升高,而另一患者乙血清甲狀腺激素水平明顯降低。為進一步查明病因,醫生對這兩名患者進行了131I攝入率檢查,即讓患者攝入131I后24h,測量其體內相關物質的含量,結果如表。分析并回答下列問題:

            受檢對象 血清中的131I 甲狀腺內貯存的131I-甲狀腺激素 甲狀腺內貯存的無放射性甲狀腺激素 血清131I-甲狀腺激素
            正常人 中等 中等 中等
            (1)結構A是
             
            。在血糖調節方面,激素c與激素a、激素b分別具有
             
            作用、
             
            作用的關系。空腹體檢靜脈采血時,血糖的主要來源是
             
            。在體溫調節方面,寒冷時激素c和甲狀腺激素的分泌增加,因為二者都具有的生理功能是
             

            (2)結構A通過結構D,調節結構E的激素分泌,三種腺體間的關系屬于
             
            調節。結構D分泌的激素e,只能作用于其唯一的靶器官結構E,原因是
             

            (3)結構D還能幫助結構A儲存并釋放激素f,f作用的靶器官是
             

            (4)通過分析患者體內相關物質的含量可知,患者乙的甲狀腺激素合成功能
             
            (填“亢進”或“減退”)。患者甲的甲狀腺細胞對131I的攝入率
             
            ,進一步檢測發現患者甲的血清中促甲狀腺激素受體抗體(TRAb)水平明顯升高,推測該抗體對甲狀腺功能具有
             
            (填“促進”或“抑制”)作用且甲狀腺激素對該抗體的作用
             
            (填“存在”或“不存在”)反饋調節機制。
            (5)外界氣溫下降時,寒冷刺激的信號傳入
             
            ,通過調節使甲狀腺激素分泌量增多,甲狀腺激素的功能是
             
            ,以抵御外界寒冷。但血液中的甲狀腺激素水平不會過高,甲狀腺激素的分級調節
             
            (填“存在”或“不存在”)反饋調節機制。
            (6)為探究寒冷刺激下動物體甲狀腺激素分泌是否受交感神經調控,現以健康小鼠為材料,以血液中甲狀腺激素含量為檢測指標設計實驗,寫出簡要實驗思路:
             

            組卷:11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