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部編版七年級上冊《第15課 誡子書》2021年同步練習卷(13)

          發布:2024/12/8 19:30:2

          一、選擇題

          • 1.下面句子朗讀節奏劃分有誤的一項是(  )

            組卷:394引用:7難度:0.7
          • 2.下列朗讀停頓位置和理由不正確的一項是(  )

            組卷:460引用:5難度:0.7
          • 3.下列語句的朗讀節奏劃分有誤的一項是(  )

            組卷:183引用:2難度:0.8
          • 4.下列斷句不正確的一項是(  )

            組卷:294引用:4難度:0.8
          • 5.下列對《誡子書》分析錯誤的一項是(  )

            組卷:1673引用:11難度:0.9

          二、填空題

          • 6.古人既取名,也取字,往往遵循“名字相應”的原則,別有趣味。如“孔門十哲”之一的宰予,字子我,“予”與“我”同義;三國時期蜀國丞相諸葛亮,字孔明,“
             
            ”與“
             
            ”同義。“孔門七十二賢”之一的端木賜,字子貢,“賜”與“貢”反義;南宋理學家朱熹,字元晦,“
             
            ”與“
             
            ”反義。

            組卷:351引用:3難度:0.7

          三、句子默寫

          • 7.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1)《誡子書》中常被人們用做“志當存高遠”的座右銘的句子是:
             
             

            (2)《誡子書》中闡述“學、才、志”關系的句子是:
             
             
             
             

            (3)《誡子書》中闡釋過度享樂和浮躁對人修身養性產生不利影響的句子是:
             
             

            組卷:868引用:3難度:0.7
          • 8.用課文《誡子書》原句填空。
            (1)
             
            ,意與日去
             
             
            ,多不接世,悲守窮廬!
            (2)文中有兩句話常被人們當作“明心立志”的座右銘,這兩句話是:
             
             

            (3)文章中有一句話表現了“躁”的危害,這句話是:“
             
            ”。
            (4)全文圍繞“
             
            ”這句話展開議論的。

            組卷:723引用:4難度:0.9

          六、對比閱讀

          • 25.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問題。
            (一)誡子書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二)狼
                  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
                  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刀斃之。方欲行,轉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1)解釋加點的詞語在文中的意思。
            躁則不能治性
             

            ②遂成枯落
             

                  
            增笑耳
             

            暇甚
             

            (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①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②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
            (3)文中“年與時馳,意與日去”有著強烈的畫面感,請根據自己的理解,簡要分析“馳”和“去”兩個字的表達效果。
            (4)選出對課文內容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告訴我們,對待狼一樣的惡勢力,我們先作讓步,如果其得寸進尺,貪得無量,就應該勇敢地進行斗爭。
            B.文章的基本情節依次是:遇狼--御狼--懼狼--殺狼。
            C.“投以骨”和“復投之”表現了屠戶對狼的憐憫和抱希望。
            D.“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和“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表現了狼的狡猾。

            組卷:309引用:4難度:0.5
          • 26.閱讀下面的文段,回答問題。
            【甲】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誡子書》)【乙】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論語》)【丙】(羅剎)急縱身,結束整齊,雙手提劍,走出門來道:“孫行者!你不怕我,又來尋死!”行者笑道:“嫂嫂勿得慳吝,是必借我使使。保得唐僧過山,就送還你。我是個志誠有余的君子,不是那借物不還的人。”
            (《西游記》)(1)解釋加點詞語。
            ①非學無以
             

            ②年與時
             

            ③學而時習
             

            ④博學而
             

            (2)下列選項中加點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靜修身 刀劈狼首(《狼》)
            B.有朋遠方來 后斷其股(《狼》)
            C.三軍可帥也 爭分
            D.不晝夜 其人然大喜(《杞人憂天》)
            (3)翻譯下面的句子。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4)三則材料中都出現了“君子”一詞,請綜合三則材料,用自己的話概括古時君子有哪些品行。

            組卷:542引用:4難度:0.6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